目前分類:理財 (3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如何按排個人或家庭財務策劃

如何按排個人或家庭財務策劃_001

如何按排個人或家庭財務策劃_002

如何按排個人或家庭財務策劃_003

如何按排個人或家庭財務策劃_004

如何按排個人或家庭財務策劃_005

如何按排個人或家庭財務策劃_006

如何按排個人或家庭財務策劃_007

如何按排個人或家庭財務策劃_008

如何按排個人或家庭財務策劃_009

如何按排個人或家庭財務策劃_010

如何按排個人或家庭財務策劃_011

如何按排個人或家庭財務策劃_012

如何按排個人或家庭財務策劃_013

如何按排個人或家庭財務策劃_014

如何按排個人或家庭財務策劃_015

如何按排個人或家庭財務策劃_016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條戒律遠離投資危險


傑瑞米·格蘭桑(Jeremy Grantham)是波士頓投資公司
Grantham Mayo Van Otterloo(GMO)的主席兼首席投資顧問,
GMO管理資金規模達到1070億美元,其中950億美元投資股票,
而640億美元投資非美國市場。
39年對市場形勢正確判斷的優良紀錄,
使格蘭桑位列全球最佳的投資策略師之一。

建議一:相信歷史。

歷史是會不斷重複的,如果忘記這條你會處於危險境地。
所有泡沫都將會破滅,所有的投資瘋狂也將會煙消雲散。
在投資狂熱階段,既得利益者以及媒體和分析師不斷地鼓動你,
他們向你保證:當下經濟情況是絕無僅有的好,投資狀況樂觀,
實體經濟有著更高和更持久的增長潛力,即使這些觀點來自于美聯儲本身,
你也應該要忽略它們,不要過多地受它們的影響。
市場如果會更猛烈地上漲,它只是離真正公正的價值越來越遠。
但最終,市場會讓你失望,它可能會在你極度痛苦和煩躁中,
下跌回歸至合理的價值水準。
投資者的任務是要在這樣的市場波動中生存下去,下面是更具體的措施。


建議二:不要做借款人,也不要做貸款人。

如果你貸款來投資,它會干擾你的投資能力。
不使用杠杆的投資組合不能被斬倉,而使用杠杆的投資則會面臨這種風險。
杠杆會使得投資者自身的耐心受損。貸款鼓動起了金融激進主義,
它使得投資者更加魯莽和貪婪。
它雖然暫時會增加你的回報,但最終它會突然摧毀你。
它可以讓人們現在買得起那些未來他們都可能沒有償付能力的物品。
它已被證明具有極端的誘惑作用,無論是個人還是集體都已經證明無法抵制它,
仿佛它是一種讓人催眠的藥物。政府也從上世紀中期開始,尤其是現在,
似乎也已經證明了其自身沒有抵抗能力。

任何健全的社會必須認識到債務對人類的誘惑和成癮危害,並通過相應法律約束它。
利息支付不應該有稅收抵扣的優惠。政府累積的債務應給予合理限制,
比方說,不能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50%,給予10年或20年的時間來糾正現在的債務問題。


建議三:不要把所有的資產都放在一條船上

這大概是所有投資建議裡都包含的一條。
商人們在兩千年前就已經認識到這點。將投資配置在幾個不同的領域,
而且儘量多一些,這可以增加你投資組合的韌性,增強承受衝擊的能力。
顯然,當你的投資標的眾多,而且各不相同,
你就越可能在你的主要資產下跌的關鍵時期生存下來。


建議四:要有耐心,並且專注長遠。

投資者要耐心等待好牌。如果你等待的時間足夠長,
市場價格可能會變得非常便宜,這就是你投資的安全邊際。
因此投資者現在需要做的是,面臨較好的投資機會時仍然要忍受等待的痛苦,
直到其中一些變得極好。個股通常會從底部反彈,整個市場也是週期波動的。
如果你按照上述規則,長期來看,你將從個股暫時面臨的糟糕局面中受益,
因為你能以較低的價格買入股票。


建議五:認識到你相對於專業人士的比較優勢。

迄今為止,專業人士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作為投資代理人,
首先要維護自己的事業,這就使得他們在投資中有所顧忌。
專業投資人士的第二個問題是由於排名的需要,他們必須要在投資中活躍積極。
而個人投資者可以更好地耐心等待合適的價格,而不用在意別人在做什麼,
這對於專業機構投資人幾乎是不可能的。


建議六:嘗試控制人類本性中的樂觀。

樂觀可能是一個生存的積極特徵。我們人類是種樂觀的物種,
成功的人的樂觀水準很可能高於平均水準。
有一些國家和地區的人相比其他地區更樂觀,
我認為美國就是個相對更樂觀的國家。
這一點對實體經濟有促進作用,比如美國鼓勵冒險精神,
失敗的創業家也是受到尊重的。但是,樂觀對於投資者來講是一個缺點,
尤其是樂觀的投資者不喜歡聽到壞消息。如果有人告訴你房地產市場有一個泡沫,
他就會遭遇批評。在2000年美國的股市泡沫中,利空消息猶如鼠疫一樣,
讓人痛恨。看跌的專業人員將被解雇,只是因為人們不想聽到關於牛市的不和諧的聲音。
這個例子說明,當事情變得看上去很美好的時候,
把它從人們手中拿走會使得人們非常不愉快,哪怕只是說說而已。
在這種狂熱的局面中,相對於整體被新聞包圍(有時是狂熱的客戶)的專業投資機構,
個人投資者更容易保持冷靜。其實絕對也不容易,只是相對更容易。


建議七:在難得的局面中,要努力變得勇敢。

當極端的機會展現在自己面前的時候,
你可以比專業的機構投資者投入更多比例的資金買入。
因此,如果數位告訴你,這真的是一個定價被嚴重低估的市場,
咬緊牙關,勇敢地加入進去。


建議八:遠離人群,只注重價值。

現實生活中,個人對群體的情緒是難以抗拒的。
看到鄰居在一個投機泡沫中變得富有,而你卻一直置身市場之外,
這對於你來講真的是一種折磨。
抵禦人群鼓動的最好辦法是關注你自己計算的個股內在價值,
或找一個可靠價值測量來源(不時檢查他們的計算結果)。
然後如崇拜英雄般地崇拜這些價值,並嘗試忽略一切。
尤其是忽略短期的消息:經濟的起伏波動和政府發佈的無關緊要的消息。
股票價值是基於公司未來幾十年的股息收入和現金流收益。
短期的經濟驟降對公司長期的價值沒有明顯的影響,
更不用說對於更廣泛的資產類別。
遠離那些試圖在短期破譯市場走勢的所謂專業人士,他們長期來看是會虧錢的。


記住,那些能為投資者避免悲痛,並賺錢的偉大機會,從數位上看是非常明顯的:
相比長期美國股市平均市盈率15倍,1929年市場見頂時市盈率為21倍,
2000年互聯網泡沫頂峰時標準普爾500的市盈率為35倍!
相反,在1982年的股市低點時,市盈率是8倍。這並不複雜。


建議九:投資其實真的相當簡單。

GMO在預測不同資產類別的回報時,有一個簡單的和健康的方式:
假設獲利率和市盈率會在7年的週期內向長期平均水準靠近。


自1994年以來,GMO已完成了40個季度預測。
從對這40多個預期的統計上看,它們是有效的,而且有些資料令人吃驚地準確。
這些估計沒有太複雜的數學理論,它們只是GMO在忽略群體情緒的影響,
運用簡單的比率,並且保持耐心的情況下做出的。
問題是,儘管它們可能是很容易預測的,由於迫于業績壓力,
專業人士卻很難使用它們,個人投資者使用它們則容易得多。


建議十:對自我要真實。

作為個人投資者,你必須要明白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如果你能耐心等待,並忽視群體的誘惑,你很可能會獲勝。
但是如果你採用一個有缺陷的方法,被群體引誘和恐嚇,
跟隨人群而動,在上漲的後期進入市場,或者上漲初期離開市場,
這對於投資來講都是災難性的。你必須精確地知道你的痛苦和忍耐閾值。
如果你無法抗拒誘惑,你就絕對不會管理好自己的錢。


有兩個完全合理的替代方案:要麼聘請有這些技能的投資經理,
其實對於投資經理來講在人群面前保持超然的心態是更難的。
要麼,你就投資于全球的多元化股票和債券指數,在你退休之前儘量不要管它。
另一方面,如果你有耐心,具有一個很高的忍耐閾值,具有不從眾的心理承受能力,
並且具有一個大學水準的數學知識,以及對常識有很多瞭解,
那麼你就可以去做投資了。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個人理財的六個誤區


據稱愛迪生(Thomas Edison)曾經說過,規則擋住了通往成就的道路。
這可能意味著,許多人之所以未能實現自己的財務目標,
是因為他們遵守了他們自己相信的個人理財「規則」。


在此前的一篇專欄文章中,筆者曾對廣受認可的四項理財規則進行了討論,
並在很大程度上提出了質疑。之後,筆者收到了許多儲戶和投資者的來信,
他們希望知道,自己採取簡單理財策略所依據的一些規則是否也有同樣的缺陷,
或者陷入了同樣的誤區。


以下是讀者提問涉及的一些規則,以及對它們的討論:


1. 從總收入中拿出10%用於儲蓄


專家們認為,儘管許多人都把這一點作為目標,
但這更像是一個個人理財的起步點,而不是一項規則。


納入儲蓄的「正確」資金比例是難以確定的,因為有幾個因素需要考慮,
比如這些資金能夠獲得的回報率,用儲蓄金開始「錢生錢」所需要的時間,
以及儲蓄者的生活方式。


即便儲蓄額無法達到收入的10%,但這個規則依然成了人們進行儲蓄的推動力。
從這一點來看,這個規則比沒有要強,但如果你期望這能使你安全退休,你可能只會失望。


2. 保留三到六個月的薪水作為應急資金


對于許多人來說,儲蓄六個月的薪水可能需要幾年時間,
出於應急目的維持這些資金的流動性也會犧牲一些回報潛力。
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理財顧問已經得出了一個結論,
為災難事件準備的儲蓄規模應該著眼於生活費用,而不是總收入。
從生活費用著眼,可以確保應急資金能發揮其應該發揮的作用,
即支付帳單,而不是彌補失去的薪水。在不同情況下,
人們對應急儲蓄的需要也會有所不同,
包括利用殘障保險獲得保護、獲取信貸、
一位家庭成員失業帶來潛在成本、健康問題、
汽車故障以及購買昂貴家用電器等情況。

一般消費者不會遇到需要他們在24小時內動用六個月薪水的緊急情況。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顧問建議,除非你感覺有威脅,
否則就應該將應急資金維持在最低限度,
並且應該進行一些保守的、具有流動性的債券投資,
以便在應急資金不夠應付的災難發生時留有後手。


3. 人壽保險的保障金額應該相當於目前收入的五倍


這要么是保險業長期以來的一種營銷手段,要麼就還是一個可靠的標準,
具體要取決於你去問誰。不管怎樣,這一規則的著眼點都是錯誤的,
因為這也是基於收入,而不是費用。


專家們稱,人壽保險保障金額相當於收入五倍的規則只適用於那些有兩個孩子,
但只有一人養家的家庭。這不適用於那些更大的家庭,
對於那些尚未成家的人來說更是一種浪費。
與多數獲得廣泛認可的理財規則一樣,這個規則的適用度也取決於你的個人狀況。
關於保險的實際規則應該是,對你沒有保險就無法承擔損失的那些東西上保險。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意味著保險的保障金額要足以覆蓋房屋抵押貸款餘額、
子女大學教育、殯葬成本,以及數年的費用(以便讓自己鐘愛的人能在情緒上恢復過來)。


4. 三分法:將總收入的三分之一用於支付稅項,三分之一用於生活費,其餘用於儲蓄。


這種有趣的策略實際上能發揮作用,
前提是你的總收入既不算太高(否則你的開支就過度了)也不太低(那樣的話你的開支預算太小,
過日子可能會很艱難)。


還有一個問題是,大多數人很難真正將30%以上的收入用於儲蓄,
因此這條規則的條件比結果更加不可靠。

作為參考指南,它很容易讓人記住。
在實際應用中,這條規則不很精確,
它的成功更有可能是來自純粹的運氣,
而不是充分的思考。


5. 在你達到退休年齡時,如果你每年的生活費控制在全部積蓄的5%以內,你就不會陷入「錢沒了,人還在」的境地。


這條規則在個人理財領域是比較新的,它的好處是能迫使你思考自己的生活所需,
然後積攢足夠的儲蓄以產生那樣的收入。


因此,如果你認為自己退休後每年需要5萬美元才能過得舒適,那你就需要100萬美元的儲蓄。
在保守的投資回報和合理的市場狀況條件下,你有很大的機會靠利息過活,
無需動用太多本金,不過大多數財務顧問建議每年提取4%。
當然,如果你希望每年有10萬美元的收入,那你就需要儲蓄200萬美元。
這條規則的好處是,它強調了積累大量儲蓄以及不要過度花費儲蓄的必要性,
但市場波動和異常開支可能令這條規則極度不準確。


此外,這條規則大體上假定退休者能夠獲得投資組合在一年中所產生的所有收益,
這在市場下跌導致所有投資血本無歸的情況下不能成立,在考慮通脹、
稅項和其他變量的情況下也不成立。


6. 從長遠看,股市能讓你獲得10%的年度回報。


這是對知名的Ibbotson-Sinquefield股市研究的模糊解釋。
這項研究顯示,股市平均年化回報率為10%。


問題在於,進行這項研究的伊博森(Roger Ibbotson)將近10年來一直表示,
未來25至50年將不同於這項研究所針對的75年,年化回報率將更接近8%。
此外,10%這個數字包括幾個假定條件,比如較長的時間範圍(沒有活躍交易),
沒有稅項和交易成本。學者可以忽略這些因素,但消費者不能。
如果將稅費和其他因素考慮進來的話,長期回報率將更接近於9.5%。


另外,很多人忘記了一個事實:歷史回報率是平均數,並非年度總計。
如果人們遵照這項規則
(以此為期望值,將10%的回報率作為確定無疑的事,在此基礎之上確定儲蓄和退休開支決策),
一旦市場達不到這個水平,他們就會驚慌失措。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過完年,民生物價紛紛漲!
一般上班族在薪水不漲、物價卻居高不下時,
該如何做到開源節流?

讓你輕鬆省錢、15個小行動,生財!

省錢  


看好荷包第一步,釐清需要與想要


「需要的東西不多,想要的東西太多。」
大街小巷的廣告都在刺激人們掏錢消費,
讓很多人盲從社會流行的腳步,
分不清什麼是「需要」,
反而被「想要」所惑,
鈔票也在不知不覺中從你的荷包飛走了!


如何分辨「想要」和「需要」?
飲食、水電瓦斯、房租等生活必需品都是「需要」,
若無法滿足,會影響到一般日常生活。
而「想要」通常是奢侈品或裝飾品,
是為滿足自我的慾望或場面的物品,
例如衣服是「需要」,
名牌衣服是「想要」,
食物是「需要」,
昂貴大餐則是「想要」。

當你有很強烈要購買「想要」時,可以用以下思考來克制消費︰

(1)有沒有替代方案?
(2)是不是一定要購買?
(3)可否把時間延後或拉長?


想清楚這三個問題,可以有效減少衝動購物,
幫你省下一大筆錢!


15個省錢小秘訣,幫你小錢變大錢

減少支出通常比增加收入來得容易。
拿出你的記帳本與帳單,
徹底檢討自己的消費行為,
往往就可以發現應當刪減的花費。


01.大鈔硬幣分開放兩個錢包。

盡量把大鈔放在包包底端不容易拿到的地方,
可以讓你因為懶得拿錢,而減少多花錢的機會!


02.減少外食。


上班族經常需要外食,如果天天都從早餐吃到晚餐,
在物價高漲的現在,不妨考慮自備飯盒、自製早餐,
不但健康又省錢。


03.隨手關燈、隨手拔插頭。

養成隨手關掉電源的好習慣,
尤其要記得把不常用的插頭拔掉,
因為即使沒有打開開關,
電器的Led電源顯示燈、
內建計時器等仍會耗電,
長期累積下來非常可觀。


04.使用真正省電的家電。

最近有新聞指出,
省電燈泡反而比日光燈更耗電!
選購燈泡時,
除了使用有經濟部能源局節能標章的電器產品,
建議掌握「長的比短的好,細的比粗的好」的挑選原則,
就能挑到較為省電的燈泡,
而室內天花板及牆壁盡量選用反射率較高之乳白色或淺色系列,
也能降低需要裝設的燈具數量,達到省電效果。


05.領到薪水先儲蓄。

每月薪水都留下一部分作為緊急備用金,
並且設定每月零用金的上限,並堅持執行,
可以省下很多不必要的花費。


06.小心大賣場的促銷陷阱。

許多人為了省錢,前往大賣場購物,
但是別因東西便宜反而買更多,
最後吃不完或用不到,非常浪費。
建議你列出購物清單並確實遵守,
不要花兩三個小時搶購特價品,
寧可用這個時間成本投資自己,
或是用來開源!


07.戒掉奶茶、咖啡、菸酒。

若你有每天都要喝飲料、喝咖啡、抽菸的習慣,
不妨考慮減少次數或戒掉,除了有益健康,
一年至少可以節省兩萬元!


08.購買便宜又營養的食材。

沙朗牛排、高級乳酪這類傷荷包的食材,
留在特別的日子在吃就好,
平常你可以多買豆腐、雞蛋、高麗菜、
地瓜葉、香蕉等台灣本土食材,
不但便宜又營養。


09.買新車不如買二手車。

新車在第一年就會折損三分之一的價值。
如果你需要買車,可以考慮向信譽良好的經銷商買二手車,
至少能夠省下幾十萬元。


10.確實檢查帳單。


檢查帳單是否有錯誤,
你會發現商店、手機網路帳單、
信用卡帳單出錯機率還不小,
檢查可以幫你省下一大筆冤枉的費用。


11.大筆支出貨比三家。

一把青菜最多只能殺價10元,
但是一座衣櫃可能有辦法便宜10000元,
在進行大筆支出時,各家的價差往往很大,
貨比三家準沒錯。


12.長期使用的東西,寧可買好貨。


一把好的菜刀可以用10年,
但是一把差的菜刀可能會砍傷你的手,
不但使用不便利,還要多花維修費和醫藥費。
例如衣服不可能天天穿一樣,
就可以買便宜貨,但鞋子經常穿,
寧可買好一點、耐穿的款式,
長期下來成本反而便宜。
珍惜你所有的東西,盡可能持續使用。


13.每個月試著將一項支出減少5-10%的費用。

例如節省能源就可減少電費,
你可以試著比往常提早一小時關掉空調、
在同一時間熨好一批衣服、
熱的食物放涼後再放入冰箱、
洗米水拿來洗菜,洗菜水拿去澆花等。


14.賣掉、送掉你不要的東西。


現在雖然加薪困難,
但是你可以上網拍賣掉你不再需要的物品,
例如小時後蒐集的紀念品、抽獎得到的贈品、
不再看的書籍等,或許可以幫你賺得一筆小錢!
如果不能賣掉,最好也送掉或清掉,
因為現在每坪土地都十分昂貴,
有限的居家空間拿來堆雜物豈不可惜?
有效空出家裡的空間,減少購置櫃子的費用,
也是另一種省錢方式。


15. 加快貸款繳納週期,減少利息支出。


將你1個月繳納一次的貸款,
改為每2週繳納一次,
加快還款的速度可以有效降低利息支出。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专业  

從投資一家餐館或買一隻股票說起
假如你有一筆閒錢,有兩個選擇。
第一條路,
你的朋友開了家餐館,邀你入股;
第二條路,
投入股市,買一隻股票。你會怎麼做呢?

選擇前者,除非是對朋友深信不疑又沒有時間,
否則你一定會親自去餐館考察,看餐館的環境、
就餐人數等等指標,也會參詳餐館的帳目。
仔細考慮風險和投資回報率的問題。
當然,朋友的人品也是重點考察範圍。

選擇後者, 你可能會看各種各樣的炒股秘笈,
參考各式各樣的股評,然後選一隻股票,
跟著大盤的上上下下而心跳不已。
可是,很多人不會像投資餐館那樣考察公司的方方面面。

本質上,兩者都是在“買企業”,
根本做法不該有不同,可是人們的做法卻往往大有差別。

差別在於,你是想莽撞地賭一把還是很專業地“買公司”?

每個人初步踏入資本市場,都會面臨方向性的選擇:
你購買一隻股票,是預期別人會以更高的價格從你這裡買走,
還是你認為它的價格低於它的價值?

很明顯,第一種是投機心態,並不看重這個公司實際業績如何,
股票的實際價值又該怎麼樣,看的就是市場裡的價格。
第二種則先要估算一家公司在其生涯裡會創造多少財富(即現金流量),
這些財富折算到今天和它的市值相比是更高還是更低,
如果更高,說明它的股價被低估,可以買入其實巴菲特反復念叨的,
無非就是這些,一定要記住這才是巴菲特所謂“價值投資”的本意。

現在廣為流傳的“巴菲特投資理念”是:
選擇少數幾只能夠長期增長的優質公司股票,
在其價值被明顯低估時買入,不管市場如何波動,
堅定地長期持有。

這個說法當然很有道理,但其實是囫圇吞棗的理解,
而且容易誤導人,讓人以為長期持有才是關鍵。
實際上,長期持有的前提是你以低價買了一家好公司,
如果是以不切實際的高價買了好公司,
或者公司在發展中變成差公司讓公司當前股價顯得過高了,
那麼這時就該拋掉,否則越是長期持有越要賠錢。

2007年的時候股價瘋漲,
市場上幾乎所有的股票都是不切實際的高價,
有人這時候買了股票,卻還信奉“長期持有”,
結果就是賠得很慘而且永無翻身機會。
同時,如果股票的價格漲到脫離實際價格很多的時候,
是賣掉的好機會,這時候還“不管市場如何波動堅定地長期持有”
是錯過賺錢良機。

巴菲特和華盛頓郵報的故事就是價值投資的經典案例。
1973年,由於當時美國經濟危機導致股市崩潰,
華盛頓郵報股價也跟隨大幅下跌,市值跌到8000萬美元左右。
而巴菲特認為其內在價值應該在4億美元以上。
就在巴菲特買入華盛頓郵報的第四年,
這家公司的股價依舊低於他當初的買入價。
不過等到第五年,華盛頓郵報突然股價暴漲,
投資回報率高達214%。而巴菲特幾十年一直持有這檔股票。
巴菲特為什麼當初作出了正確的估值?
一是他非常熟悉這份報紙,
二是他對傳媒行業有充分瞭解。…


不專業的炒股是賭博,還是戒賭吧!

細究有幾個核心:

其一,不要跟風;
其二,要獨立思考;
其三:去瞭解公司本身;
其四,要有長期持有的準備。

其實就是在告誡散戶們要做巴菲特那樣的價值投資,
否則就別買任何股票。難道股民們就不能忽略價值,
以純粹的投機心態來“低買高拋”嗎?
答案是這就變成賭博了。基金經理有著專門的投資組合,
一個股票虧了,但是整個組合可能是漲的,還有背後投研體系的支援。

一般人可沒有這麼多的專業知識,也沒有這麼多的財力。…

如果你真想單獨買股票,
做對的事情去估算這家公司生涯裡的現金流量;
把事情做對把那個現金流量估算準確,
這就需要去找自己熟悉的行業,
分析這家公司的商業模式、團隊、是否不可複製等。
如果不去做這些事情或者沒能力做這些事情,
那麼還是趁早打住吧。…

可惜許多人都栽在了“偽專業”上,
做的不過是“技術派賭徒”

報告顯示,對於最近一次投資的一支股票,
65%的投資者表示會通過交易軟體的股票價格走勢、
成交量變化等技術指標的分析來形成投資決策,
其次有40%的投資者表示通過他人推薦和網路類媒體
(如股吧、論壇、微博等)獲取投資決策所需要的資訊。

一個小型調查也顯示,七八成股民從來不看財務報表。
也就是說,在眼花繚亂的技術中,大家其實都沒抓住核心。

專業還指的是態度,如果就指著拋了股票發筆橫財,
而沒有價值投資的信念,這就是賭徒心態。

那麼,在中國股市這個大賭局上,結果如何呢?
調查顯示,去年82.06%的人都輸了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枕無憂  

股票投資者面對的是怎樣的現實:
市場的瘋狂。而且看起來比任何時候都更瘋狂。


如果市場上過山車般的跌宕起伏讓你心驚肉跳,
那麼是時候做點甚麼了,不要等到下一次下跌將你擊垮。
畢竟,有很多方法可以減輕這種焦慮,
而不用把所有錢都藏在床墊底下。


記住,以下5點可以保全你的投資組合,
穩定你的心情:


一、真正了解你對痛苦的容忍度

當多數股票都在上漲時,
許多投資者認為他們有承受相當大風險的勇氣。
但一旦股價下跌,他們就泄氣了。
他們意識到自己實際上並不願承受這麼猛烈的漲跌。


如果你沒有從之前的經驗中吸取教訓,
那麼現在是時候了:當你現在的股票敞口讓你感到不安,
那麼就利用股市回升期將它調整回合適的水平,
可以是你的整體投資組合的1/3左右這樣,
當下一次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400點時,
你就不會想要急於脫手了。


二、不要根據自己對股價變化方向的判斷押注

投資者預測市場頂部和市場底部的歷史記錄很差。
但在長期來說,股價將隨著經濟增長而上升。

如果你持有許多現金,
那麼就放棄了從長期資金升值中受益的機會。
一下子把現金全部投回到市場中也會讓你繃緊神經,
因此要慢慢來。

減少時機把握錯誤的一種方法是定期重新平衡投資組合。
對於多久調整一次尚無共識,但有些理財顧問建議,
只要投資組合中的股票比例比你偏好的配置高或低10%以上,
就應該進行調整。當股價下跌時,將部分固定收益資產轉換為現金。
當股價上漲後,再將它們轉換回去。


三、根據家庭需要微調現金儲備

如果你知道,當股價下跌時,
你不必動用股票和股票基金以支付費用,
那麼你會輕鬆得多。

這就是理財顧問經常建議客戶保留
相當於3至9個月支出的現金或隨時可出售的資產的原因之一。
但是為了盡可能地放心,
你應該根據自己實際情況調整你的現金儲備。

每月儲蓄約為收入的10%以上的
雙職工家庭需要的現金可以少於6個月的支出,
而單職工家庭則需要更多。

他說,如果你有抵押貸款,
那麼應該保留未清償抵押貸款本金餘額20%
左右的現金加上為滿足其他需要而保有的現金。


四、不要認為沒有股票的投資組合就沒有風險

今年夏天股價暴跌時,
投資者將巨額資金從股票轉移到了銀行賬戶和政府債券上。

但這兩種投資的收益都非常低。
而且,如果利率與債券價格的變化方向相反升高的話,
你的債券實際上將會產生虧損。

那麼就在投資組合中選擇股票而不是債券來承擔這種風險。


五、不要恥於尋求幫助

理財顧問或理財規劃師能幫你實際評估你的風險承受能力,
並據此為你量身定制投資策略。

理財顧問並不只是幫助客戶制定投資策略,
他們也能幫你避免在最困難的時期放棄投資策略,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我們會努力說服你不要在市場下跌時拋售。」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炒股不是件容易事,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種投資。
不適合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條,
就是要看投資人有沒有心理自我調節能力。

股市投資風險大,一般中小投資者拿出的錢,
大多是自己省吃儉用存下的辛苦錢。
當股市大幅下跌,眼見個人帳戶上的錢越來越少時,
難免會心焦氣燥,或割肉逃跑或死守不動,
常常一年忙下來虧多賺少,白忙活一場。
投資中國股市主要靠賺取股價波動的價差,
而股市或某檔股票的漲漲跌跌基本上沒有太多規律可循。
因此,買股票能否賺錢,一是憑運氣,二是憑感覺。

客觀地說,一些經歷過較多股市變幻的老股民,
對市場未來的漲跌會有些直覺。
但市場感覺好也不一定就賺錢,
因為大多數人的自製力較差,
往往越是市場波動大的時候,
股民的心情變化也大。
漲時賣早了懊惱不已,
跌時賣晚了痛不欲生,
很少有人能精確踏准市場節拍。

當然,市場上也有高手。
高手一般具備這樣幾個條件,
一是對市場趨勢大致判斷準確;
二是對行業和上市公司有著深刻瞭解;
三是具有超出凡人的淡定心情與忍耐力。
如果能滿足前兩個條件在股市中賺錢的概率就比較高,
但如能滿足第三個條件,財富積累的速度才會相當驚人。

一般來說,中小股民對市場趨勢的認識以及對上市公司的瞭解,
較多地是憑個人主觀判斷,往往與現實中的情況相距甚遠。
這樣,炒股的勝算本來就不高。如果心理自我調節的能力又比較差,
那炒股賠錢就成了必然。很多新股民都走過一段較為相似的心路歷程,
先是小賺一把,於是信心大增,籌碼越加越大;
之後,遇到市場大跌,被套的慘不忍睹。


擊倒  

美國作家傑克·倫敦有篇小說《一塊牛排》,
裡面描寫了一個拳擊手的經驗很有意思。
當一個拳擊手被擊倒後,一定要讓裁判數到十時再站起來。
這樣做,一是因為可以躺在地上休息一小會,
二是需要調節一下自己的情緒。如果你剛被擊倒,
頭還發蒙時就貿然站起來,
對手肯定還會給你一記重拳把你再次放倒。
在股市上不少人也是這樣,他們之所以賠的很慘,
就是因為心理太不穩定,常常是追漲殺跌,
被恐懼與貪婪交織在一起的情緒所困擾。
其實,賠錢後最好的策略就是休息一下,
調節好自己的心情。能夠保持樂觀、豁達、
積極的心理狀態,是炒股中能賺到錢的重要因素。
如果你常常處於一種自責、懊悔、焦慮的心理狀態時,
最好休息一段時間,在這種狀態下不僅很難賺到錢,
而且會引發心理疾病,得不償失。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理財  

1.理財等於投資,理財就是購買理財產品

很多新人認為,所謂理財就是投資,買理財產品。
事實上投資規劃僅僅是理財規劃的一個方面。
目前市面上的理財方式有很多,
但對於理財不能只關注理財產品。
如果資產配置不合理,抗風險性係數就會比較低。

2.恨不得自己能一夜暴富,盲目追求時尚理財

還有一部分新人,拿著父母給的錢不知道怎麼規劃,
於是就急切希望能夠有一種收益高、回報快的理財產品,
於是買股票、買期貨。對此,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
理財目標的實現是一步一步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面對火爆的資本市場時要沉住氣,別被高收益晃瞎了眼。

3.理財,有錢就打理,沒錢就算了

有不少新人,老是覺得“攢不下錢”,
有錢就打理,沒錢就算了。
理財是一種習慣,這和有錢、沒錢沒有必然聯繫。
通常情況下,如果收入比較少,而理財目標卻比較大時,
就要從開源與節流兩個方面進行考慮。總的來說,
要努力做到養成記帳習慣、掌握資金狀況、
對家庭開支經常討論回顧、像孩子一樣學會用儲蓄罐、
合理安排,減少不必要的支出這五項。

4.過段時間再理財,現在不著急

不少人覺得,自己還年輕,現在沒必要。
提醒這類新人,凡事都要趁早,越
早開始理財只會讓今後的生活更加輕鬆。
以子女教育為例,如果能在小孩剛出生的時候,
每個月固定用一部分資金開始準備子女教育基金,
完全可以避免將來子女成年後需要一次性大筆支出
教育費用而對家庭財務造成過大的衝擊。

成功的理財有五個要點,

一是獲得資產增值,
二是保證資產的安全,
三是防範于未然給家庭上保險,
四是保證老有所養,
五是給子女提供充足的教育金。

如果能做到這五點的話就非常不錯了。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人沒有改掉花錢大手大腳不愛存錢的壞習慣,
現在嘗到苦果,又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根據最新一項對美國人儲蓄習慣的調查,過去三年來,
量入為出並把餘錢存起來的美國民眾的數量出現了一個不小的萎縮。

美國消費者聯盟 (Consumer Federation of America)的
執行董事斯蒂芬布羅貝克(Stephen Brobeck)說:
「這讓我們很吃驚。」該機構每年都與
美國儲蓄教育委員會(American Savings Education Council)
聯合開展此項「美國存款調查」(America Saves study),
發現自2010年起,願意存款的美國民眾數量呈平穩下降的趨勢。

「我們開始看到一些經濟有所起色的跡象,
但當經濟走出衰退時,家庭收入往往是最後出現增長的板塊。」


該調查在「美國存款周」(America Saves Week)
一項鼓勵人們評估自己儲蓄情況的活動的前夕發佈。
調查發現,有66%的美國人會量入為出地生活,並把餘錢存起來。

這一比例自2010年 以來已下跌七個百分點,
而另一些儲蓄類調查的結果也出現了相似的下跌趨勢,
例如是否有充足的應急資金,是否有足夠的錢來養老,
是否擁有股票投資等。

布羅貝克說,造成這種趨勢的關鍵原因在於
「當人們失去工作,或不能通過加班來貼補家用,
或從全職工作專為兼職時,他們開始動用儲蓄來維持生活,
導致家庭存款金額不斷減少。」


這一趨勢也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驅動:
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數據,
美國人的工資水平在下降,2011年下跌2%﹔
能源和許多食品的價格又開始攀升。
有一點一定要記住:石油價格會推高物價指數。

美國的失業率依然頑固地停留在8.3%的高點,
僅有的一點點就業增長也都出現在薪水剛過最低水平線的服務行業。
此外,別忘了我們所處的低利率環境,這是扼殺儲蓄的魔鬼。


約有63%的年收入低於2.5萬美元的美國家庭表示,
他們花出去的錢要比賺的錢少,
年收入在2.5萬到5萬美元的家庭有79%這麼說,
而年收入在10萬美元以上的家庭有59%這麼說。

退休儲蓄不足

在這項「美國存款調查」中,
只有52%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每月為退休而存的錢金額比較充足。
這與ING Retirement公司一項類似調查的結果相吻合,
該調查發現只有48%的美國員工覺得自己在為退休做好準備。
ING Retirement管理超過500萬個員工儲蓄計劃的投資賬戶。


這值得警惕,因為大量的成年在職者ING Retirement的
調查顯示約有92%不打算工作一輩子。

ING Retirement公司首席執行長
馬麗茲比姆斯(Maliz Beams)說,
她注意到近兩年來,受訪者的存款金額有所上升。
但要記住,這些受訪者都是擁有退休儲蓄計劃的在職員工。

比姆斯說:
「存款餘額在緩慢上升。因生活困難而動用儲蓄的人數有所減少,
人們還在擔心經濟波動,擔心保不住工作,但這種擔憂已經開始慢慢消退。」


這些受訪者近兩年來的存款餘額增加了11%。
ING Retirement還指出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受訪者在消費支出上具有季節性規律,
夏天花的錢要比冬天多。


定下目標

擁有具體目標的儲蓄計劃最有效果。
為度假、應急或孩子大學教育而每月存幾十、
幾百美元,要比「為了未來存款」的籠統概念讓人更有動力。

不管你收入多少,存錢都是必須的。
有不少方法可以幫你養成儲蓄的好習慣,
可以先從「美國存款周」倡導的
「定目標、做規劃、自動存」三步曲開始。

存錢的七個小竅門  

一、定目標:
研究表明,一個擁有目標的儲蓄計劃,
無論是長期還是短期目標,
都要比一個泛泛的儲蓄計劃更容易堅持得多。
為每月的房貸存錢,為孩子上大學存錢,
為暖氣爐故障維修或汽車故障維修等意外事件存錢,
這些都是很好的目標。
此外,還有外出度假等其他一些讓人嚮往不已的美好目標。


二、做規劃:
研究一下自己的經濟狀況,看看如何償還債務,增加儲蓄。
你應該先還利息高的債務,比如利率達到兩位數的信用卡欠款,
按此順序依次還債。你不能一邊還債,一邊又在積累新的債務。


三、自動存: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提供儲蓄計劃,那一定要參與。
很多企業的做法是,你存一半,企業幫你繳納另一半,
而且利率要比目前任何銀行提供的都要高。
另外,你應該參與 401(k)或其他一些退休儲蓄計劃。
除此之外,要把每月工資的一部分自動存進一個賬戶,
如共同基金賬戶或美國儲蓄債券(U.S. Savings Bond)賬戶。
你不經手那些錢,就不會去惦記,至少不會那麼惦記。


四、跟蹤你的消費和儲蓄狀況:
通過信用卡賬單或其他一些記錄,看看錢都花在什麼地方了,
捫心自問一下,買的這些東西都是必需的嗎?
然後算算自己一共存了多少錢,
想象一下如果沒買那件毛衣或那瓶昂貴的紅酒,
現在的存款金額應該是多少。


五、別一時衝動買下昂貴的東西:
給自己設置一個24小時的等待期,
這樣不但能夠防止買了之後後悔,
還能避免陷入更深的財務泥潭。


六、有個小竅門可以控制自己大手大腳花錢:
每買了價格昂貴的一杯咖啡、一塊蛋糕、
一杯紅酒或一包香煙,就把同樣多的錢放進一個餅乾盒里,
或放在床墊下面。如果你拿不出同樣數量的錢存起來,
也許你就不該買那樣東西。


七、把零錢都存起來:
真的,這是個好主意。每天存五毛錢,
年底你就有了182.50元,每天存一元,
年底你就額外多了365塊錢。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月供  

對投資沒有太多認識,投資偏向保守,
所以他早年參加銀行的月供股票計劃,
每月供款4,000元,購入匯豐(00005)、
中移動(00941)及中國人壽(02628)等多隻股票。
月供股票計劃的特點是採用平均成本法,
無論股票的價格如何,
投資者都會定期用固定金額購入若干單位的股票。


平均成本法的好處是投資者無需累積一大筆金錢,
便可以踏上投資之路。此外,透過平均成本法,
投資者可在股票價格低時買多些股票,
在價格高時買少些股票,從而降低整體的購入成本,
也能減低短期市場波動對投資的負面影響。
現時全港打工仔的強積金,
以及一些金融機構提供的月供基金或股票計劃,
也是應用平均成本法,以減低整體入市成本,
長遠地爭取更大回報。

雖然與捕捉基金單位或股票最低價格「撈底」比較,
平均成本法不能為投資者賺到盡,
但投資者不用費神去預測市況,
以求估中最低價格「撈底」。


不過,投資者要留意,
月供股票能否降低整體入市成本及得到更好回報,
須視乎股票能否符合以下其中一項條件:

(一)
股價在投資期持續上升或


(二)
股價在投資期有起有跌,不能只跌不升。
假設銀行設定在每個月的月中為朋友購入中國人壽的股票,
以下是過去半年的情況:

(以中國人壽9月30日收市價$18.9計算,朋友持有的股票市值為$4,347)

由於中國人壽在過去半年的走勢是持續下滑,
所以雖然朋友的整體入市成本下降,
但成本較九月份大量購入股票為高。
如果中國人壽的股價在往後的投資期繼續下跌,
月供股票只能降低購入成本,但無法改變投資虧損的事實。
另外,投資者要留意銀行通常會收取月供股票的手續費。
以上表為例,銀行收取每月$50的行政費,換句話說,
投資者只有$950投放在股票上。如果月供$1000,成本便是5%,
蠶食了投資金額及回報。也要留意銀行多以整數為購買的單位,
而且在出售股票時有最低手續費,通常是100元。


朋友慨嘆道,近日股市波動,
他手上的月供股票令他帳面「損失」近200,000元,
是他月薪的10倍,當中有匯豐,其現價已跌破平均購入價。
他唯有寄望股票日後能回升,令投資轉虧為盈。
他覺得如果投資者能夠短時間累積一筆金錢,
然後捕捉股價低位入市(即測市),
也是一種可行的投資選擇。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置裝.jpg  

有人十分羡慕穿制服的人,
因為穿制服的人不用添置上班服裝,
從中節省不少金錢。

雖然那些人整天穿著制服,
每天都是相同的形像,感覺不免沉悶,
但是每天不用為穿什麼上班服發愁,
而且能省錢,有人覺得非常值得。

曾聽說有茶餐廳的侍應月薪只有1.2萬元,
但是員工膳食及制服及茶餐廳提供,
所以該侍應每月可儲近九成薪金,即1萬元。

換言之,該侍應一年可累積12萬元,
其儲蓄額可能比不少在寫字樓工作的人更多。

我曾與一些女性朋友討論衣履服飾,
她們都說,現今衣履都漲價了不少,
相信是店鋪租金昂貴的緣故。

她們舉例說,2004年一對高跟鞋售約500元,
可是現在一對像樣的高跟鞋也索價近2,000元,
升幅驚人。她們不禁慨嘆白領儷人的置裝開支不輕,
即使上網購買都慳不了多少。

她們更說,打開家裏的衣櫃,算一算衣服的價錢,
至少總值也有萬多二萬元;如果是中層管理人員,
櫃裏衣服的總值更達數萬元至十多萬元。


作為普通的上班族,
學懂怎樣利用幾套衣服變出多個造型,
是生存的其中一個法則。

其實,學懂置裝及建構衣櫃裏的服裝比例也可讓你節省金錢。
我很喜歡管理學裏的80/20比例,
我想這個比例也可以套用在衣櫃裏的服飾組合。
首先80%的衣服是用來應付日常生活,
例如上班及與朋友外出,
餘下的20%是用來出席特別的場合(如婚宴、周年晚宴),
以及購買心頭好。在前述的80%中,
我們可以按照生活再分佈服裝比例,
舉例說,一個月30天有22天上班及8天休假,
那麼你的上班服與悠閒服比例應該約是22:8。

如果你購買過多悠閒服飾(例如12套),
你每個月都有4套用不上(假設你不重複穿),
閣在衣櫃裏,浪費了金錢。

心頭好方面,我建議你可以每月儲蓄300至400元,
一年下來可以有3,600至4,800元,
相信可以購買一些比較昂貴的特別衣飾。


男士的服飾會較簡單, 除非你是要經常要對外的一類。
還有一道置裝小貼士:
談戀愛中的女性不用花費過量金錢在添置衣物上。
除非你的男朋友極度愛打扮,否則一般男孩子很少會逛服裝店,
也不會知道女士服裝的價格。

因此你買一件昂貴的衣服,還是一件普通價格的衣服,
男朋友都不會知道,所以你只要穿著得光鮮整潔便可。
如果你花太多金錢去買「戰衣」,只會益了商家,
損了自己的錢包而長遠來說,
內涵比起服飾更為重要,
否則穿了漂亮的服裝,
卻沒有漂亮的心,
傷害了那設計師的心血,
如同羊皮披在狼的身上。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購物狂們該如何自控.jpg  

最近有位朋友想要控制開銷,
於是決定除了日用品外戒除一切購物。
四周後,她點開一封郵件內的
一個限時3小時的銷售鏈接,
買了一雙鞋子。接下來,
閘門就再也守不住了:又一輪的瘋狂購物,
導致她比計劃控制開銷時背負了更多的債務。


周一某報告顯示購物商場入駐率有所提升,
但近來名品打折網站的興起,網上購物也日益便捷。
2012年,購物狂們該如何自控?
下面三個從心理學角度給出的建議或許能有所幫助:


1. 改變自我認知,拋棄負面標籤
如何三步戒掉購物癮
給自己貼上「問題購物者」的標籤用處並不大。
更好的辦法是認識到自己在生活中
其他方面所具有的長處和決心,
把以前的亂花錢定性為下不為例的失誤。
從被動防御和事後反應的意識轉變
為讓人格力量和自控能力發揮主導,
將產生極大的效力。

我的那位朋友與其男友一道分擔責任和控制開銷。
因此,讓男友滿意取代改變花錢習慣,成為了她的目標。
但是,這就像節食者一樣,我們都知道,
很多節食者都會在另一半不注意時乘機大快朵頤。
更好的辦法是說出你的打算,
要求他人尊重你厲行節約的新生活方式。


2. 取消訂閱所有網購電郵
不要打開常去訪問的購物網站發來的郵件,
遠離網購誘惑。
郵件中的促銷和限時優惠信息經常令人忍不住馬上下單。
這種促銷手段比逛商場更危險,
因為時間壓力會令人產生需要立即下手的緊迫感。
真心想控制開銷的人都應該取消訂閱所有網購電郵。

商家還會從Twitter、Facebook等社交網站
以及各種市場調查中收集客戶的重要信息。
據SmartMoney.com報道,一些商家的銷售技倆包括:
「特價最後一天」(或僅剩三天)、
「指定商品消費滿50美元可獲贈品」或
「可獲23%折扣」。
研究顯示,奇數定價會令折扣顯得更真。


3. 不宜戛然而止
不要突然停止一切購物活動。
事實上,我們總需要買點什麼。
雖然杜絕所有購物確實可能大幅度削減開支,
但這麼做常常很難不犯錯。一旦犯了錯,
我們就會自認失敗,從而產生「橫豎橫」心態,
於是又開始陷入另一輪亂花錢的惡性循環。

這是因為定了負面的目標停止花錢,
實際上如果制定積極的目標
(以「獲得什麼」而非「停止什麼」為目標),
反而更容易實現。例如,
「信用卡賬單逐月減少」這個目標可能就更容易實現。
制定積極的目標,會讓我們覺得能夠從這樣的決心中有所收獲,
淡化為此要做出放棄的感覺。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踢爆財技掩眼法

坊間有不少教人讀財務報表的書,
今期介紹的《Financial Shenanigans》,
可算是當中的「進階版」。
它不單闡釋報表原理,
更旨在說明管理層如何利用會計準則的灰色地帶,
操縱數據牟利,讓讀者看後有所防備。


說得上是進階版,本書內容當然比較深入,
起碼不會一步一步闡釋會計概念,
因此較適合具備一定基礎的讀者。
本書第一版自1993年面世至今,
財務騙術亦隨會計準則「與時並進」,
是以原著亦於去年推出了第三版,
搜羅最新的騙術與案例。


涵蓋盈利及現金流騙術

以往兩版內容集中於損益表,
剖析企業將盈利提前或移後入帳、
誇大收益、隱藏成本等手法,
而本版內容上有所加強,
加入了現金流及重要指標騙術兩部分。


自從企業規定要公布現金流量表後,
投資者的確多了一把尺衡量公司優劣,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有心人」很快就「發明」出新騙術,
書中新增部分正正對應這些新招數。


對於部分立心不良的管理層而言,
由於他們掌握了公司財務狀況,
往往利用會計準則中的灰色地帶上下其手。
最基本是將盈利「平滑化」,
即好景時將盈利暗中儲起,
逆景時則拿出來粉飾報表,
這樣公司業績看起來便較穩定,
較能滿足市場期望,股價亦會較硬淨。


教讀者看附註尋蛛絲馬跡
事實上,決定公司股價的無非是盈利及增長率,
市場上人人都緊盯公司純利、經營現金流等數據,
不法管理層亦深諳投資者心理,
往往在這些指標上做手腳,
令股份看起來更「悅目」。


投資者的應對之策,不外多看、多比較、
勿輕信,當企業人為推高某項指標時,
總會在其他數據留下痕跡,
本書功用正是指導讀者比較不同指標,
及從報表附註等發掘蛛絲馬跡。


綜觀書中眾多騙局實例,
可以見到出事的多是盈利增長奇快、
毛利率極高、增長極穩定、及其他指標遠超同業的股份。

例如安隆(Enron)出事前只花了4年時間,
營業額就大增10倍突破1,000億美元,
反觀其他巨擘如埃克森美孚、福特、通用電氣等,
無一不是花了數十年才晉身千億美元俱樂部。

雖然不能因而推論所有高增長股都是造假,
但投資者下次碰到同類例子時,
最好還是想想會否
Too Good To be True(好得令人難以置信)了。

Financial Shenanigans.jpg  

《Financial Shenanigans》
(譯:財技騙局)


作者:
Howard M. Schili(許利特)、
Jeremy Perle(裴勒)

出版:

McGraw Hill、天窗

售價:上、下兩冊各138元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訣.jpg  

新一年開始,要好好計劃一下自己的理財大計,
作出適當投資,賺取更多回報。
當下環球經濟通貨膨脹嚴重,
妥善理財顯得更重要。


「投資的成功,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基礎之上。」
美國共同基金之父羅伊‧紐伯格


2012年理財五大要訣。


第一要訣:訂立目標
正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訂立目標對投資者起事半功倍之效。
短期目標可包括去旅行,買名牌手袋,
裝修家居等等;長期目標可包括儲蓄、
 置業、買車、結婚生子等等。
千萬別小覷這個步驟,實行理財計劃的決心,
往往就因訂立目標而產生推動力。


第二要訣:設定目標金額
要達成目標,需要一定的資金,
設定達成目標的所需金額,
例如儲蓄20萬元來作結婚之用,
令目標清晰明確,理財更有預算。


第三要訣:資源調配
評估投資風險,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設置不同的投資組合,以達成目標,
因為我們的資源是有限,所以更要好好計劃,
切忌盲目投資。


第四要訣:理財分析
除了增加收入來源,還要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開源方面,可以工作收入及投資來實現;
節流便是壓縮開支及合理消費,
建立一套正確的個人消費觀念,
應量入為出,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及狀,
分析是否有足夠的資金滿足財政需要及投資,
避免過分投資及花費。


第五要訣:再次投資
金融市埸變化萬千,股市時有波動,
大家應留意經濟及市場走勢,
定期檢討及重組投資組合。
亦應不時留意有潛力的投資工具,
抓緊每個投資機會,適當時便加碼,
以增加回報。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多數人都沒有寫過理財計劃書。
“理財計劃書應該是什麼樣呢?”
已下列出了以下幾個要點。

如何撰寫理財計劃書.jpg  


1、整理出一個財務狀況概要。
在撰寫計劃書之前﹐你需要瞭解自己的財務狀況。
首先﹐記錄自己的現金流﹐
用Excel軟件或者在一個記事本上將所有的資產、
收入和支出列一份清單﹐包括信用卡和貸款情況。
為了更好地掌握支出情況﹐
你可以收集三個月以來的銀行對賬單和信用卡賬單﹐
這樣你就能夠看到自己每個月的開銷。
在查閱賬單後﹐你需要記錄下一些不經常發生的大筆支出,
比如物業稅或者利用年假出遊的開支,
這些支出每年或每幾年才會發生一次。



2、列出優先目標。
在瞭解了自己的財務狀況之後﹐
下一步就是要確定你的目標。
你想在65歲時退休嗎?
或者你更希望再買一棟房子?
人們只有先確定了優先目標﹐
才有可能找到實現它們的辦法。
咨詢理財顧問的意見可能會有助於你確定自己的優先目標。
一旦找到了答案﹐就應該把你想要實現的目標列一份清單﹐
然後按照它們對你的重要程度排序。
要注意﹐你應該把償還債務和退休儲蓄作為重中之重﹐
但至於去阿魯巴島(Aruba)度假和買一件皮衣孰輕孰重﹐
就全憑你自己的喜好了。


3、制定儲蓄計劃。
現在輪到困難的部分了,
確定你需要存多少錢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這不是簡單地一句“我要把10%的收入存下來”就行了。
首先﹐要認真地審視一下你列出的目標﹐
比如償還債務和退休儲蓄﹐
然後計算出實現每一個目標需要多少錢。
如果你希望償還債務﹐
使用這款計算器就能夠計算出每個月,
應該拿出多少錢來還債。
如果你想要計算需要為退休存下多少錢﹐
可以點擊SmartMoney網站的退休策劃服務﹔
知道了所需的總額之後﹐
就可以在這裡計算出每個月需要儲蓄的數額。
對於每一種此類目標﹐網絡上可能都會有在線的儲蓄計算器
(這款簡單的計算器﹐可以計算從度假到購車等各種各樣的儲蓄金額)﹐
它可以幫助你計算出實現目標所需要儲蓄的金額。


在知道了每一個目標所需要的費用﹐
以及每個月需要存多少錢來實現它們以後
(不論是用Excel表格還是記事本﹐
你都應該用書面的形式把它們記錄下來)﹐
你就可以開始為了實現這些目標存錢了。
設立從支票賬戶到儲蓄賬戶的自動轉賬﹐
是幫助你支付度假等費用的一種便捷方法﹔
同時﹐你也可以考慮一下自動轉賬到退休儲蓄賬戶。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11031709.jpg  

個人理財21條


個人理財是指根據財務狀況,
建立合理的個人財務規劃,
並適當參與投資活動。
個人理財的投資包括:股票、基金、國債、儲蓄等八個內容。
理財必勝的"二十二條軍規"你知道嗎?

 

001、堅持看報章時事。
要想把握經濟命脈,必須關注政局,

 

002、不要輕易相信合約或合同。
哪怕合約讓你的律師看過了,
公證處公證了都不要輕易相信,
甚至當你的客戶把錢已經匯入
你指定的帳戶以後你都必須確認。

 

003、你自己必須守信。
一諾千金,若想一直做個商人,
那麼你必須樹立自己的信譽。

 

004、對不守信的人例外。
不要給對方予機會以謊言解釋謊言。

 

005、你能贏得起但你可能輸不起的生意最好不做。
在做任何生意以前,你都必須考慮清楚,
你是否輸得起,輸不起的事情最好別做。

 

006、不要先期投入太多。
給自己留夠底牌不到最後關鍵時刻,
最好不要亮出你手裡最有分量的牌,
最後的贏家才是真正的贏家。

 

007、天下無事不可為。
但商人有所為也有所不為,
不要因為利潤少而不做,也不要因為風險小就去做。

 

008、慎重選擇合作夥伴。
親密戰友是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地選擇,
慎重是對彼此而言並非只針對單方。

 

009、不要在你的團隊裡有你家庭成員的影子。
因為以你為核心之一的團隊接受的是你,而不是你的家庭成員。

 

010、不要給你的女人講你的商業細節。
第一,你談了可能她們也不懂;
第二,那裡面可能會有給你帶來麻煩的內容;
第三,可能會涉及到商業機密。


011、不要偷稅漏稅。
這是一個商人應該做的。但要學會合理避稅,
這是一個精明的商人應該學會做的。

 

012、不要太相信記者和媒體。
你不能告訴記者很多你的底細,
更不能相信記者會給你保守商業秘密,
且必須學會面對記者並加以設防。

 

013、不要擺大,哪怕你真的是老大。
天外有天,不要在任何場合擺大,哪怕你真的很大。

 

014、保持中立,不要捲入政治派系紛爭。
事實證明,把商業利益的希望寄託在派系紛爭的任何一方,
都是危險而且不明智的,在派系紛爭之間,
你必須冷靜的保持中立。

 

015、不要太在乎金錢與利益得失。
天下自然有的是你賺不完的錢和商業機會,
所以在金錢與利益面前大度一些又何妨呢?


016、不要過多用金錢粉飾自己。
你當然可以穿自己喜歡的“內聯升”的布鞋,
你也可以在很多人面前抽你自己喜歡抽的劣質香煙!

 

017、資本決定發言權。
但你不應該輕易讓別人知道你有多大的發言權
關心下屬於你的資本和你能控制的資本是正確的,
甚至你該關心的包括你的壞帳和現金收益以及現金流量,
但這些不應該讓太多人知道。

 

018、總結別人的成敗得失。
不要羡慕別人的成功,更不要鄙夷別人的失敗,
找出別人失敗或者成功的全部原因,取其長,補其短。

 

019、不要用旁門左道的規矩去解決商業上的衝突。
商業有商業自身的遊戲規則,你必須遵守商業中的一切遊戲規則,
願賭就得服輸!

 

020、在能把握全域的前提下,
不要追求事必躬親不要把自己搞得沒有時間與朋友交流,
最要緊的是不要讓自己沒有時間放鬆與思考。
當然,業務的核心部分你自己必須牢牢把握。

 

021、給自己留條後路,預防眾叛親離你可以在
沉寂江湖多年以後重整旗鼓,但你不可以倒下以後就不再起來,
所以你必須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10251650.jpg  

識別你的九種金錢個性

你的金錢個性,指的是影響你賺錢、花錢和投資方式的態度和感受。
瞭解了它,就能説明你實現財富自我管理的重任。


你對金錢的態度是什麼?是愛還是恨?
是畏懼還是尊敬?你希望錢越來越多嗎?
你對金錢秉持積極的態度,還是甘心做金錢的奴隸?
金錢如何在你的生活中起作用?
你賺錢是為了滿足什麼情感的需求?
金錢又如何驅動你的行為?


如果你想做一個人人羡慕的理財者,
找到上述問題的答案至關重要。

 

金錢不僅僅是一種經濟必需品,
它還是最能驅動人類行為的東西之一,
它開發了我們性格中最深層的部分。
你看待金錢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你在生活中處理錢的方法,
以及你從中獲取滿足感的程度。瞭解你的“金錢個性”,
能告訴你你是否能成為一個理財高手,
還是會一直被金錢所控制。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凱薩琳·葛尼博士設計出一份
“金錢個性檔案”測試表,説明人們理解自己
在賺錢、儲蓄、投資和消費時的行為方式。

 

在這份“檔案”中,九種金錢個性被標示出來,
它們分別是:
安全至上者、
創業者、
樂觀者、
捕獵財富者、
實現抱負者、
完美主義者、
生產者、
揮霍者和
理財高手。

 

實現抱負者
實現抱負者這些人有著次高水準的收入,
通常大學畢業,大部分已婚。他們覺得工作勤奮、
努力比起其他任何東西來說都會有更好的回報。
他們對在工作中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但在金錢方面傾向于不信任他人。
他們採取保守的理財態度,
對用辛苦工作積累所得進行冒險投資不感興趣。
他們願意負擔責任,對管理自己的財富有嚴格的要求。

 

理財高手
理財高手他們能夠很好地平衡自身財務狀況,
注重從金錢獲取滿足感。即便他們未必收入最多,
他們也是排名靠前的財富大亨。
他們最熱衷參與財富管理,並一直樂在其中。
對於好的理財建議,他們一向從善如流並果斷採取行動。

 

創業者
創業者這是一種以男性為主的金錢個性。
儘管收入最多,但他們並不是只把金錢看作動力的工作狂。
他們享受金錢帶來的權力和名望。
這些人會為自己所擁有的一流轎車、
住宅和美酒而自豪,並用其來獎賞自己。
股市投資是他們的偏愛。

 

樂觀者
樂觀者這是一些金錢能為其帶來內心平衡的人。
他們焦慮最少,傾向于自豪和滿足。
但在理財時,他們較缺乏深思熟慮,
在使用金錢時他們可能會做出衝動的決定。
比起財富的增長,享受財富帶來的樂趣更能讓他們產生興趣。

 

完美主義者
完美主義者他們太害怕犯錯誤,
以至於經常不願意做決定。
對於新的理財嘗試,他們倒是樂於接受,
但往往表現得缺乏信心。
在處理財務方面,
他們的成就感最校他們對投資可能產生的危險異常敏感,
找到合適的投資對他們而言非常困難。

 

生產者
生產者這些人職業道德感排名很高,
但收入排名卻略低。他們工作努力,
渴望擁有更多財富,但更多覺得這有些困難。
由於他們通常無法理解金錢體系如何運轉,
理財投資教學對他們來說益處很大。
總體而言,他們在做理財決定時缺乏信心。

 

揮霍者
揮霍者對這類人而言,金錢代表無限的可能。
他們屬於不斷尋求刺激的一類,樂於享受理財的風險,
並對財富抱有相當興趣。
他們認為金錢可以瞬間帶來權力和被認可。
他們努力工作,也盡情玩樂。
對這些人而言,金錢是一種情緒釋放。
他們更喜歡拿自己的資產去冒險。
但如果他們不學會控制自己,
最終的結果會是差強人意。

 

捕獵財富者
捕獵財富者他們通常都接受過優良的教育,
有一種活在當下的理財風格。
這類人中的大多數是擁有中等或中等以上收入的女性,
將衝動消費當作一種自我獎賞的方式。
像創業者一樣,他們的職業道德感強烈,
但另一方面,他們缺乏創業者應當擁有的自信。
他們自然而然地將成功歸功於運氣而非能力和判斷力。
一旦他們瞭解了自己的特徵,
取得更巨大的進步完全是有可能的。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06231755.jpeg  

美國市場上正暢銷一本名為
《成為百萬富翁的八個步驟》的新書,
"Eight Steps to Seven Figures"
該書作者查理斯。

卡爾森通過對美國170名百萬富翁進行系統地訪問、調查,
從他們的致富經驗中,歸納出了要想成為擁有
七位數身價的百萬富翁的八個行動步驟:

 

第一步,現在就開始投資。
沒錢投資怎麼辦?
卡爾森建議强迫自己立即將收入的10-25%用於投資;
沒時間投資怎麼辦?那就立即減少看電視的時間,
把精力花在學習投資理財知識上;擔心股價太高怎麼辦?
別忘了股價永遠會有新高。

 

第二步,制訂目標。
這個目標既可以是為小孩準備好大學學費、
買新房子或是50歲以前攢足退休費。
總之,任何目標都可以,但必須要定個目標,全力去完成。

 

第三步,把錢花在買股票或股票基金上。
美國人認為買股票能致富,買政府公債只能保住財富。
百萬富翁的共同經驗是:別相信那些黃金、珍奇收藏品等玩意兒,
把心放在股票上,這才是建立財富的開始。
從長期趨勢來看,股票年均報酬率是11%、
政府公債則略高於5%.

 

第四步,不要眼高手低。
百萬富翁並不是因為投資高風險的股票而致富,
他們投資的是一般的績優股。

 

第五步,每月固定投資。
投資必須成為習慣,成為每個月荒“功課”。
不論投資金額多少,只要做到每月固定投資,
就足以使你的財富超越美國三分之二以上的人,
因為他們平常只想到消費,到老舶樺到投資。

 

第六步,買了股票要長期持有。
調查顯示,四分之三的百萬富翁買股票至少要持有五年以上。
股票頻繁買進賣出,不僅冒險,還得付交易費、券商傭金等。
這樣交易越多反而不會使你致富,只會令交易商致富。

 

第七步,把稅務局當作投資夥伴。
厭惡稅務局的思想並不可取,只有把他當成自己的投資夥伴,
並隨時注意新荒稅務規定,善於利用免稅規定進行正當的投資理財,
使稅務局成為你致富的助手,才是正面的做法。

 

第八步,限制財務風險。
百萬富翁大多都能量入而出,買現成的西裝,開普通福特車,
在平價商場購物,他們通常都不愛頻繁換工作,不生一大堆孩子,
不搬家,生活沒有太多意外———穩定性是他們的共同特色。

 


年輕的你,現在就設定一個理財目標,
有了自己心之所向的目標後,
當面對開源節流時所需的堅持,
將會變得容易許多。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06231719.jpg  

致富6式


理財要點可總結為6句,是為︰

積少成多,
滴水穿石,
大處着眼,
小處落墨,
勤儉持家,
知足常樂。


積少成多
絕大部分投資者都不是含着銀匙出世,
基本上財富大都是由累積得來,
再加上投資又傾向穩重,
故一定要有積少成多的目標和毅力。

 

滴水穿石
積少成多最使人懊惱處,
是初期以至一段時期,
都很難察看到有甚麼成績,
就一如簷前滴水,滴上十幾年,
階前的石,還是紋風不動,
了無異樣,但大家都知,
總有一天,滴水可穿石,
那時才會驚見成績。
耐心與堅持,至為重要。

 

大處着眼
堅持,是要指擇善而執之,
不善的就不要堅持。長綫投資的所謂「善」,
是指要從投資項目的長遠收益來着眼,
一些短綫炒賣的霎眼嬌,就最好看到也當看不到,
而應着眼於那些具有發展前景,行業龍頭,
最好具有壟斷性之股。基此,近日熱炒的金屬股,
就未必可作喬木,反之一些大笨象、重磅藍籌,
波幅雖細,但勝在穩健,可託終身。


小處落墨
人有三衰六旺,市場也有牛熊交替,
個別股票也有表現好與不好時刻。
雖然長綫投資是可以不理短期波動,
但如估計到有10%或20%的跌幅可能時,
亦可以先避跌市之鋒,先出貨,
跌定之後才買回同樣的一批股,
也起碼免去了跌市時所帶來的焦慮與不安,
使自己好過。
小心看緊自己的投資,永遠是必須的。
另方面,大笨象、重磅藍籌,
也可能會因傳聞或短暫經營失利,
而有回調以致要考慮換馬,大家只要考慮,
該股未來前景是否仍然美好,是否仍有15%或以上的增長,
股息是否仍在3厘半或以上。情況就一如你子女的學業,
要看他每個段考、小考,是進步還是退步,
並立時作出正確的賞罰(投資取策)。


勤儉持家
錢,並不是萬能,尤其是對將屆退休的人士而言,
健康身體才是無價寶。要有一個好身體,
得要勤做運動,食,知所節制,才可無病痛地享長壽,
若是病魔來纏,愈長壽便愈痛苦。
有錢也一樣不好過。


知足常樂
退休金,或多或少,都是身外物,最重要的是要知足,
多有多用,少有少用,最忌跟人家去對比,人比人比死人。
假如你到今時仍未有為將來的退休、家人的安穩生活,
有任何的理財計劃,筆者只能建議你立即去找家銀行或保險公司,
找有關人士來談,並要求他們為你定出些理財、儲蓄計劃來。
你不一定要幫襯他們,但起碼你可以知道,你今時的收支、
財富狀況,是否夠你過世,假如已夠過世,便甚麼都不用做,
假如是不夠過世,也可知道欠多少才夠,警鐘已響,
你自己怎去做是你自己事,
但千萬不要在十數年或數十年年紀大了時,才後悔。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今天播種,之後才可望有收成。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價值投資:智商與智慧,哪個更重要?


在投資界,沒有人認為愚笨是一種資產。
投資被公認是智力密集型的活動,
投資界是人精紮堆的領域。
有人會問,投資市場上有蠢人嗎?
從動機的角度來衡量,絕對沒有蠢人。
每個投資者都對自己說,“我才不傻呢,
我來投資是要賺錢的。”

然而,所有人在投資生涯開始時
都是始於盲目無智的狀態,都是蠢人。
所有人都是帶著與生俱來的智商去投資,
卻沒有幾個投資者在一開始就帶有大智慧。
對投資者而言,
智慧與智商各自有多重要?
投資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智商,還是智慧?

 

哲學是關於智慧的,其含義是愛智慧。
投資哲學是關於投資智慧的,
即熱愛投資智慧。

智慧永遠是這個世界上最稀缺的東西,
投資的智慧更是如此。智慧是人人欲求的,
但是得到的人卻很少。

什麼是智慧?按通常的理解,
智慧是指某個人具有不同常人的理解、
洞見和相應行動的能力。


智慧畢竟不同於專長與知識。
一個投資界的專業人士可能有豐富知識和技術專長,
卻未必是很有投資智慧的人。

最智慧的人也未必是知識最豐富的人。
尤其對專家和學者來說,
他們可能掌握大量的具體的數字性的知識,
但這些東西掌握得再多也不可能使人更有智慧。
所以,一個人的智慧程度和所掌握
知識的多少不必然成正比。


正是道德把知識與智慧區分開來。
知識是關於事實的,智慧是關於道德的。
一切知識與事實都將淡去,
只有道德才能引領我們生活、投資。

沒有道德,就不能得到真正的智慧。
一切智慧,歸根結底,
是有關人類如何才能更好生存的智慧,
投資智慧也不例外。


西方的智慧傳統是由兩個支流合成的,
一個是雅典的智慧,
一個是耶路撒冷的智慧。

希臘智慧中的宇宙是數學與物理的宇宙,
而耶路撒冷智慧中的宇宙,是道德與信仰的宇宙。

雅典智慧起源於古希臘的哲學與科學探索,
是以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裡士多德、
阿基米德、畢達哥拉斯等哲學家、
科學家為代表的關於理性和科學的智慧。

我們今天很多的自然門類,
都是在古希臘起源的,
像幾何、代數、物理學、原子論等等。


耶路撒冷智慧起源於舊約的智慧書,
故也稱為舊約智慧。耶路撒冷智慧是強調信仰、
道德與實踐,是對財富的超驗性質的理解。

其代表人物是舊約聖經中的大先知如
摩西、亞伯拉罕、以後許多的猶太商人。
巴菲特被稱為Oracle of Omaha。

其暗喻是,上帝關於財富有一整套的神諭。
誰領悟了神諭,誰就獲得了財富。
保守主義投資者注重實踐的、
道德的智慧,看淡精確的、科技的知識。


在投資領域,雅典智慧是關於價格的、
數字的、公式的,其代表是那些被稱為
寬克(quants)的人,他們數學極好,
數理分析能力極強,有些甚至是高能物理學出身。
他們相信,商業的世界是數學物理的世界,
數學的精確性是分析最復雜的人類活動的基礎。


耶路撒冷的智慧是關於
道德、信念、價值、審慎、自律、耐心的,
其代表是保守的價值投資者。
他們相信商業的世界是道德與實踐的世界。


這兩種智慧有高有低麼?
這取決於我們用什麼尺度來衡量。
在投資領域,如果我們需要精確與量化,

雅典的智慧高一些;如果我們追求正確,
哪怕是模糊的正確,耶路撒冷的智慧重要一些。

價值投資的名言是:
“寧要模糊的正確,不要精確的錯誤。”


耶路撒冷智慧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
就是強調道德在智慧中的極端重要性。
人類最高的智慧是對道德秩序與
道德生活的規則的認識。

當與道德有關的智慧涉及到人類
如何發現財富的本質及其增值方式時,
投資智慧的問題就產生了。

耶路撒冷的智慧相信,
財富的本質及其運行方式,
不是由人決定的,而是由人發現的。
道德既是實現成功投資的手段,
又是衡量投資成功的標準。
對投資者而言,借助不道德手段的成功是脆弱的、
低度的成功,不合道德的成功是不合格的成功。

按照耶路撒冷智慧的看法,
投資智慧的本質是道德智慧。
投資智慧的任務是探尋價值的本質及其獲得方式,
投資者在天人秩序中的位置及其使命,
尋找並踐行價值投資的指導原則。


與智慧相關的是智力(亦稱聰明,以商數來表示)。
兩者通常被認為是含義很接近的一組概念,
僅有高低之別:智慧要高於聰明。

聽說過有大智慧投資軟件,
沒聽說過有高智商投資軟件。
然而,我認為,智慧和聰明是有性質上的差異的,
而不僅是程度上的。

我更願意把智慧和聰明看作是反義詞。
智慧與聰明既是鄰裡關系又是對手關系,
智慧甚至包含一些與聰明相對立的東西。

比如說,愚和拙是聰明的反義詞,
但是卻可能成為一個智者的特征。
常有人用愚和拙來表明自己有智慧,
比如說,大智若愚。

再比如守拙,作為一種信念與行為方式,
可能無關洞見和預見,卻是一種很高的智慧。

看過電影《阿甘正傳》的人都知道,
主角是個“愚笨”的智者。
在日常生活中,聰明往往會當作一種貶義詞來用,
智慧總是用於褒義。

有人會說,聰明反被聰明誤;
沒有人說,智慧反被智慧誤。


在投資中,智慧比智商重要。
用戲謔但很認真的話說,
人類智商的絕對高度是249,
任何人的智商高度都不可能高達250,
吉尼斯記錄好像是228,
故人類智商的中等高度是125。

巴菲特印証了這個看法:
“我的成功並非源於高智商。
只要你的智商在125以上,
就足以勝任投資的事業,
有中等以上的天資足矣。”

在中等智商的前提下,
決定投資是否成功的關鍵不是智商,
而是智慧。


妨礙投資取得巨大成功的往往不是太笨,
而是太聰明。

高智商不僅不是一定能在投資上取得成功的保障,
相反要格外警惕那些高智商的投資者。
智商越高越容易產生致命的自負。
越聰明的人被聰明所誤的可能性也越大,
代價與損失也越嚴重,也越具有毀滅性。
智慧更強調克服人性的弱點,
強調人要恭謙、審慎、耐心。
這些都不需要高智商,反而,
高智商往往是獲得這些智慧的障礙。

智商也許是天生的,
智慧在相當程度上則是後天的,主要來自經驗。
智商是與行動無關的生物性特徵,
而智慧卻需要落實到行動上。
我們很難提高自己的智商,
卻能大大提高自己的智慧。
成功的投資不需要高智商,
但是需要高智慧,
而保守主義投資哲學是價值投資的最高智慧。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