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香港中產為何必死?

香港中產為何必死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訪問市民,從居所、學歷、職業、月薪、
資產、興趣、專長、背景、自我介紹等各方面,去定義中產,
發現香港人認為應從物質分類,須有至少擁100萬元資產、
逾400萬元自置物業,及月入5萬元以上,才算是中產。


根據香港統計年刊 (2013年版),月入在5萬元以上,
10萬元以下的人口,約有225,500人,月入在10萬以上,
約有51,500人,全香港並有700萬人,單是收入一項,
只有4%人口符合中產標準,由於高於10萬收入的「有錢人」,
有機會月入100萬,甚至1,000萬,在數據上並沒有顯示,
減去這批人,實質符合中產定義,應只有3.2%人口。


自己認為,以月入3萬,作為中產分野,會是較合適做法,
月入3萬以上的港人,大約有587,000人,大約是8.4%的人口,
雖然仍不算多,但早前「21世紀,月薪三萬元的港人」引起廣大迴響,
加上最高收入的8%人口,還不算「中產」,也無話可說,
所以將就用這數字作分水嶺,假設一名30歲單身人仕面對的境況。


繳稅 -

年薪36萬,如果沒有其他免稅額,大約需要繳交$26,760薪俸稅,
扣除$10,000寬免額,即是實交$16,760,大約是收入的5%,
年薪越高,稅率是會向上提升。

住房開支 –

400萬樓,如付七成即120萬首期,大約是40個月薪金,即要不吃不喝,
三年多才能儲到首期,如果未上車,當儲蓄率是50%,即是要近七年,
才能儲到首期;此外,假設利息是2.5%,25年還款期,
上車後每月還款約是$12,561,供款與入息比率約為41.9%,
很接近50%的上限,勉強可關,不過如果加息,就難以估算。


水、電、管理費 –

希望控制在每月$1,200,全年$14,400,是月入的4%。


交通、飲食 –

連假期計算,交通費平均$25/日,飲食$120/日,
全年$52,925,是月入的14.7%。


扣除以上基本開支後,這名「中產」約剩下34.4%可以用,
即是每月約$10,320零用錢,咪咁開心住!
假設上有高堂,你會給多少錢家用?
還有是否做儲蓄?
婚禮籌辦開支?
將來生小朋友?
預備退休呢?

為簡化當做每樣準備5%,又是25%的開支。


到最後,「中產」未上車,從頭規劃,要七年後才能買樓,
買樓後也要挨足25年,且只要有心儲錢買樓,扣除上述開支後,
每月只有不到10%的零用錢,一個月$3,000也沒有,
換部電話也要思前想後,生活質素極差。


歸根究柢,高樓價是令港人生活劣化的主原,
低收入者可受惠於社會福利網,保障基本生活所需,
富豪階層也受惠樓宇資產受值,有多種方法錢滾錢擴大財富,
中等收入的個人和家庭,則是社會的受害者,
辛苦賺來的金錢,七除八扣下所餘無幾,
香港尚有很多人夢想做中產,
計一計數,其實是死路一條,要闖出生路,
只能希望靠努力和知識改變命運,另想辦法增加財富,
要不成為3%最高收入的人,要不疊埋心水,
學習怎用社會福利網算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