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111135.JPG  

富人總比窮人自私

最近網上冒出了很多文章,
引用一份研究報告稱富人沒有窮人善良。
其中一篇文章的標題是:
「富人與窮人的區別:不如窮人善良」。


該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
達契爾.克特納(Dacher Kelter)在
接受MSNBC電視台採訪時說,
「不管從哪個角度看,
收入低的人都表現得更容易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更加遵守社會行為規範,也更具有同情心。
我可以引用茶黨(Tea Party)精神領
袖安.蘭德(Ayn Rand)的一句話來形容之:
「正是那些人類想生存下去應放棄的利他主義美德。」


不過,這份報告也有很多可待商榷之處。
正如其中一位研究人員所指出的,
「針對收入和助人行為的研究總是會有點彼此混淆。」

首先,克特納的這項研究
由邁克爾.克勞斯(Michael Kraus)、
保羅.匹夫(Paul Piff)和克特納合作完成得出結論認為,
窮人更加「關注周邊的環境」和「其他事物」,
也就是說他們更注重身邊的人。
相反,富人則更「關注自身」。

報告稱,原因在於窮人行事更依靠別人
(工作中的領導、政府政策等),
而富人的生活則「更加個人化,不受別人約束」。


該報告認為,兩類人對現狀的看法也大不相同。
窮人相信自己窮是因為環境原因,
而富人多相信自己的財富來源於個人努力。

我的問題是,既然富人不喜歡參與調查研究,
那怎樣去證實這個結論呢?


舉個例子,研究人員錄了兩組錄像,
對象都是兩個分屬「不同社會地位」的人,
拍攝對象也不知道自己會被錄像。
然後發現「社會地位高的人表現出了更多的
非語言形式的心不在焉的行為,
比如不時看手機或是在問卷上塗鴉;
社會地位低的受訪者則表現得更願意與人溝通,
眼神交流、點頭和微笑的動作都更多。」

換句話說,社會地位高的人太忙了。
不過「社會地位高」如何界定並不清晰。
一定要很有錢麼?
那麼「有錢」又怎樣界定呢?

另一項測試中,學歷為高中畢業的人
比起大學畢業的人更能準確地根據別人的
面部表情判斷對方的情緒。

還有一項調查讓人們思考自己所處社會地位是高還是低,
結果發現認為自己社會地位低的人
表現得更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這些或許都是很高端的科研活動,
研究結果可能也是完全準確的。
而且,這些研究與人們認為富人貪婪
自私高高在上的成見也非常相符。


但是除非我看到了有真正的富人
參與的更廣泛的調查結果,
而不是那些自認社會地位高的人的意見
,否則,我會對富人階層是否「不如窮人善良」
保留自己的意見。

你呢?你認為這項調查的結果準確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