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111131044.jpg  

你知道有這樣子一種人:
他們惹人厭煩地大笑、聲調咄咄逼人、
而且有本事在行業會議中
把你堵住沒完沒了地談論他們自己長達數小時;
他們顯然並無惡意,
但是他們的禮儀不周會讓你滿心希望自己沒有到場。

這裡有一個友善的建議:別做那樣的人。
在找工作的過程中,社會交往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同時也可能是最容易出錯的一環。
利用有生命力的人際關係比
在互聯網上盲目亂發簡歷要有效得多,
但是在許多人看來,
找工作時尋求自己不認識的人
的幫助是非常傷腦筋的,
他們會表現得很不自在。
了解一些禮儀規範能夠讓你的舉止上得了台面,
也許還能幫助你緩解面對人脈很廣的人時的恐懼。

給力的自我介紹
眾所周知,第一印象起著很大的作用,
在把自己介紹給別人時,要確保你的裝束、
態度和總體形象都在最佳狀態。
總部位於加州的商業網絡組織
BNI的創始人伊凡口米斯納(Ivan Misner)說,
參加一場社交活動時,
要仔細留意人們在場內形成的一個個小群體,
可以和獨自待著的人搭話,
也可以加入兩三個人組成的小群體,
只要他們的位置給你留下了躋身的空間,
讓你可以插入到談話中去。

非語言交流專家、《領袖們無聲的語言》
(The Silent Language of Leaders)一書的
作者卡羅爾口高曼(Carol Goman)說,
介紹你自己的時候要清楚地說出姓名,
與別人握手時跟對方要有眼神的交流。
無力的握手會令對方興味索然,
所以不妨先找一位朋友練習握手,
確保你和別人握手時既不會令對方骨頭生疼,
也不會顯得軟弱無力。

如果你是在互聯網上介紹自己,
記住也要遵從現實社交禮儀的規矩。
高曼說,舉例來講,如果是別人將你介紹給對方的,
那麼要在電郵的主題行中寫出這個和雙方都有聯繫的人的名字,
從而使對方立即產生一定程度的認可。
高曼說,電郵是一種冷媒介,
如果你能用一些個人化的東西讓它熱乎起來,
那就這麼做吧。
 
不要讓你的介紹困惑別人
沒有人會在剛結識的時候就要聽你整個的工作經歷。
如果有人讓你告訴他一些有關你的情況,
你的解說過程從頭至尾不能超過30至60秒。
當你與其他行業的人交往時這一點尤其適用。
跟從事管理諮詢或市場工作的人細述
你在化學工程方面的特別技能和興趣,
對方很可能根本就聽不懂。
《工作好表現》 (Great on the Job)一書的
作者、Great on the Job職業諮詢服務公司的
創始人喬迪口格利克曼(Jodi Glickman)說,
多數人用倒敘的方式背誦自己的簡歷。
不要這麼做,應該先講你想做甚麼,
亦即你的目標,然後再簡要地介紹自己的經歷,
將二者聯繫起來。分享相關的經歷,
而不是最近的經歷。
格利克曼說,
你最近做的事情可能與你接下來想做的事無關。
 
不要講讓人傷感的事
不管你的經歷有多艱辛,
面對新結識的人時都要描繪出自己積極向上的一面。
僱主或社交網絡朋友不會為了
讓人好受點就去提挈那些垂頭喪氣的人。
他們想要那些表現出良好的、有幹勁的態度的人,
那些對這個工作職位有飽滿和激昂熱情的人,
而不是只要得到工作就興奮的人。
一般來說,社交網絡中沒有抱怨的空間,
不管是抱怨失業,還是工作多麼艱難,
或者你的前僱主有多麼壞。
米斯納說,在這種經濟狀態下,
當別人問「工作怎麼樣」,
不要鄭重其事地回答狀況有多糟糕。
抱怨工作和經濟如何差沒有任何好處,
人們討厭和有情緒的人有工作往來。

多聽少說
在商務社交中,這句古話是千真萬確的:
自然賦予人類一張嘴、兩隻耳朵,
也就是要我們多聽少說。
商務溝通顧問、《你會握手嗎?》
(What's Up With Your Handshake?)
一書作者馬克口傑弗里斯(Mark Jeffries)說,
就像是約會一樣,你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傾聽和了解你面前的人,
少花時間談論你自己。
等到真正對這個人有所了解了,
你才能介紹自己,
以最適合對方的特定需要的方式講述自己的故事。
米斯納說,多數人以為社交能手都是外向型的,
但是外向型的人講起話來常會沒完沒了。
談論你自己是推介你自己的好方法,
但是仔細的傾聽能幫助你與對方建立起更深的關係。

不要表現得像個社交低能兒
對人友善、討人喜歡與不合時宜
令人尷尬之間的差別其實是很微妙的,
你總不希望自己是後一種情況吧。
格利克曼說,要避免談論一些會讓人不舒服的事情,
例如,請不要告訴別人你因為最近做了腦部手術
或者因為被裁員而失業六個月。
這麼說讓別人覺得大家都得要同情你,
你總不會希望讓這種情緒成為彼此關係的基礎吧。
將負面的東西含糊帶過,
你可以說你休了六個月的病假或者花時間旅遊去了,
這麼說是讓談話保持愉悅的好方法。
高曼說,你應該了解一些基本的社交概念,
比如眼睛應看往何處,和別人站得多近等。
看著對方的眼睛到額頭中間的這個區域是專業的,
而盯著對方的眼睛至嘴部的區域則不然。
米斯納說,你還應該和交談的對象保持一臂長度的距離。

不要逗留得太久
佔用一個人太長的時間與
完全忽略他們基本上是同樣糟糕的。
傑弗里斯說,你要明白甚麼時候時間差不多了,
這是必須的。在社交場合如果你先放人,
你就是贏家,所以當你看到有人慢慢將兩臂交叉,
別人看你身後的次數增多,
或者突然愛用「反正」這個詞,
他們就在給你傳遞已經不算微妙的暗示,
告訴你他們想離開了。
高曼說,要準備好幾種優雅退場的方式,
例如「認識你很榮幸!那邊還有兩個人我說過要去見一下」,
或者「有甚麼人我可以介紹你認識嗎?」
如果對方仍然沒有領會,
這個備用招數肯定管用「我要再去拿一杯喝的」。

遞上你的名片而非簡歷
到處主動遞簡歷是不合適的,
不管是在線上還是線下,
你要先和別人有了交往再請他們幫忙。
很多人忽略了這個職業禮節,
在遞簡歷或申請時請剛認識的人做推薦人。
格利克曼說,不要向陌生人尋求工作,
你不能讓某個和你沒有交往的人幫你,
這麼很做不專業、惹人厭煩而且沒有效果。
你應該和別人交換名片。
給出自己的名片時,
也要明確地禮貌地索要對方的名片。
不要以為別人肯定會主動索要名片。
跟對方分開稍微有了點距離之後,
花點時間在紙上趕快記下剛見到的這個人的一些信息:
他提到的私人的事情,你們討論過的一則新聞,
或者你們談論過的一個商業點子。
之後你可以給對方發一封短信,
可以用這些東西來禮貌地喚起對方的回憶。

跟進和保持
與人交往最基本的法則也許就是:
種下了新的社交關係的種子後,
你必須保持跟進,養護好它。
不管它是業務關係、找工作的機會還是專業上的交往,
都要在24小時內和對方聯繫,
表示認識他你很高興。
格利克曼說,沒有人欠你的,
所以你要盡可能地迎合別人。
花時間和你講話、幫你搭建人脈、
給人提供指導的人都值得感謝。
相信自己肯定能從每個人身上學到東西,
也許他們並不是能夠幫助你的人,
但是他們可能認識某個你想要聯繫的人。
和熟人介紹給你的人取得聯繫也很重要。
米斯納說,別人給你做了推薦後,
你自己卻不耐煩去做跟進,
這樣推薦的人會不樂意的。
因為如果你沒有跟進,
兩方面都不好看:
一個是你,
因為你沒有跟進可能的機會,
另一個就是推薦你的人,
因為他把你當作可靠的人推薦給了別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