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多了,就難免出現事故。
近期的事故,就發生在各地的房地產降價潮中。
按說降價應該是個好事,
特別對於想要買房的人來說。
但「由來只有新人笑,有誰聽到舊人哭」,
在不少降價促銷樓盤前排起搶購長龍的同時,
一班被冠以「老業主」稱呼的人再也坐不住了。


「老業主」其實不算「老」,
有些人剛剛成為業主也只幾個月時間,
就忽然發現自己用辛辛苦苦儲來的血汗錢購買的房子,
一夜之間就降價了20%甚至30%。
老業主們憤懣不平於是聯合起來找發展商要求賠償,
話不投機加上情緒激動,各地業主打砸售樓處的消息此起彼落,
一時間頗有烽煙四起的味道。


*打砸售樓處,小民的無賴抑或無奈?*


最早被媒體報道的打砸事件出現在內地的一線城市上海。
10月底,上海的龍湖(00960)酈城、綠地秋霞坊、
中海(00688)御景熙岸等多個售樓處被砸。
進入11月,隨著樓市降價風從一線城市吹向二三線城市,
打砸事件也如影隨形般在二三線城市發生。
先是綠地集團在安徽省蕪湖市的樓盤遭到打砸,
接著南京市也出現衝砸售樓處事件。
老業主與發展商之間因為降價產生的衝突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正當旁觀者為這些業主的行為感到驚訝,
並對發展商生出些許惻隱之心的時候,
卻又有坊間傳言稱,有些打砸售樓處的所謂「業主」,
不過是發展商花錢請來的「茄哩啡」,
目的是為了配合發展商上演「苦肉計」,
引起政府對發展商「苦狀」的重視,博取同情。
若真是如此,則我等見到的竟是一出活生生的
「無間道」大戲在樓市中上演。
只是演戲者事出無奈,
而我等看戲之人也絕無捧場的興致。


傳言真真假假,霧裏看花。
在此不妨就我個人的感受分析一二:
譬如上文提到的蕪湖市,
當地的收入水平,雖然不同人群有所差別,
但若選取當地普通公務員的收入水平來計,
平均每月也就在兩三千元。

而據媒體報道,綠地集團在該地的樓盤價
格從最高時的每平方米7000多元降價
至每平方米4000多元,
降幅可高達2000至3000元。即是說,
平均每一平方米的價格降幅就相當於一個
普通公務員一個月的人工。
如果該業主購買的是一套70多平方米的房屋,
則此番一次性降價的幅度可能相當於其6年的工資收入。


市場上物價飛漲,收入跑不贏通脹。
省吃儉用幾年甚至十幾年換來的房產,
突然間價值如此大縮水,將心比心,
似我等旁觀者如遇到如此狀況,
能否仍如看戲般「淡定」呢?


*買還是不買,這是個問題*


換個角度,發展商降價促銷,
是否就是購房者的福音?
我有個朋友,幾月前已有打算買房,
但在內地樓市降價潮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之後,
仍未出手。問其原因,方知一些樓盤的優惠,
只是「看上去很美」。例如,降價幅度比較大的,
往往是100多平方米或以上的大戶型,
價格雖有下降,但整體的買樓和裝修費用仍然很高。
另有一些開發商不降價但提供變相的優惠,
包括買樓送車位,送車庫甚至送車,
但這也並非人人都能消受得起。


曾有房產研究官員將房產需求形容為「丈母娘需求」,
認為當下的人愈來愈重視物質條件,
擁有一套新房(特別是男方)成為結婚的一道「門檻」,
因此對住房的需求仍會源源不斷,房價仍具上漲空間。
而內地發展商也曾一度因對此剛性需求的看好而有恃無恐,
拒絕降價。


今次的房產調控讓一些渴望買房的百姓看到了難得一遇的降價曙光,
但緊接著的問題就是,是該抓住時機眼下出手,還是等待房價進一步下滑?
但如錯過時機,等到一眾地產商「以價換量」策略達成,
資金壓力緩解,房價重新上揚,豈不悔之晚矣?


我曾於一財經場合遇到一位地產商,
在內地西部某大城市開發商品房項目。
談及內地地產調控,加上「如火如荼」的保障房建設,
會不會對項目銷售產生影響?地產商微笑稱並不擔心。
她舉例道,該市某保障房項目,
選址在市郊區幾條高速公路交匯處附近,
不僅僅周圍毫無配套設施,
而且出入市區也很不方便。
另外中國人有好「面子」的問題,
因此只要是能儲得起錢購房的人,
仍然會去購買商品房。

而出於無奈而要去住保障房的人,
未建保障房時也不會買房。


*政府的雙重身份*

而另一條她未說出來的原因,
在於內地許多地方政府收入的
很大一部分就來自於向地產商賣地的收入。
地產商經營不佳就會少買地甚至不買地,
地方政府就少了很大一塊的財政收入,
收入少了,自然也會影響到保障房的建設投入,
到時恐怕難免在統計上做做文章,交差過關。


中央政府要調控樓價,而地方政府不希望樓市寡淡;
政府一方面制定規則,一方面又參與遊戲,
這種雙重身份的錯位似乎已經注定了
樓市調控的尷尬不可避免。
而在內地現有的土地制度之下,
樓市調整的真正出路又在哪裏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