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估值便宜的股份低處未算低,相信不少投資者都感失望。
然而當股份估值跌至極低水平,往往吸引買家提出私有化,
淡市下捕捉有望私有化的股份,不失為絕處逢生的策略。
市況慘淡下,投資者不妨將目光轉至有望獲私有化的股份,
因為市況愈差愈是私有化最活躍的時候。
事實上,過去1年港股有不少股份獲提私有化(撤銷上市地位),
投資者若有意尋寶,不妨看看這些股份有甚麼特點。
1. 大股東持股比例高
股份獲提私有化之所以羡煞旁人,
就是買方會以溢價向股東購入股份,
而私有化又多在淡市發生,
股分獲溢價收購後,
股東可將利潤低吸其他股份,
可謂一舉兩得。
回顧近一年11宗私有化要約,
撇除溢價最高兩位及最低兩位的案例,
收購方所付的溢價介乎於三成至六成水平,
只要投資者並不是於高位買入股份,
大部分情況下均能獲利離場。
私有化成功與否與作價是買賣雙方的博奕結果,
站在原有股東立場,當然希望出價愈高愈好,
但從收購方角度出發,
最理想的情況則是用最少的資金收購目標。
若用此框架去思考,收購方應該會在向目標提出私有化前,
盡可能將持股比例提升至較高水平。
若撇除外來買家所提出的私有化案例
(即國際煤機(01683)、漢登控股及星亮控股),
不難發現收購方的持股比例普遍介乎於60%至75%之間,
這與收購方計劃以最少的資金收購目標的意向不謀而合,
因此股權結構絕對是尋找私有化對象的方向之一。
2. 考慮股份資產水平
另外由於股份被私有化後,
收購方將能自由動用其資產,
所以收購目標的資產水平亦不能忽視。
要審視收購目標的資產水平,
最直接的做法就是看其現金水平,
以及收購作價市帳率。
若撇除外來買家所提出的私有化案例,
不難發現收購目標的現金充裕,
普遍佔收購代價約三成以上,
這對降低收購方實際出資金額幫助甚大。
當然,單看現金而不考慮股份其他資產及負債的話,
分析則會顯得不全面,
因此作價市帳率亦是非常重要。
觀乎過往私有化案例,
雖然作價市帳率差異很大,
但仍能看出一些端倪。
整體來說,固定資產佔比較重的股份
(如地產股及林業股)的作價市帳率,
大多較流動資產佔比較重的股份(如科技股及零售股)低,
這可能是行業特性使然。投資者審視私有化對象時,
資產水平亦是重要考慮因素。
3. 留意股份收購誘因
要成功發掘私有化股份,最關鍵的還有收購方的誘因。
綜觀過往私有化的案例,私有化主因大致可歸為3類,
分別為擴展業務、整合業務及股份成交量偏低。
擴展業務主要指收購方有意大展拳腳,
因而透過併購進入市場或增加市佔率,
多為外來買家的併購主因。
整合業務則指企業透過簡化架構來節省成本,
從而增加營運效益。至於股份成交量偏低,
雖然看上去並不像私有化主因,
惟這類股份的私有化溢價卻往往是最高。
說到底,股份上市原因離不開從股本市場集資,
股份流通量偏低會令投資者卻步,
間接削弱股份集資能力,股份保持上市地位作用已不大。
因此股份成交量偏低亦為私有化的誘因。
以上三大方向主要為投資者提供一個思考框架,
以助大家發掘潛在私有化對象。
持股獲高溢價私有化固然皆大歡喜,
惟私有化時機難測,投資者買入股票博私有化,
須具長線持貨的心理準備。
- Jun 08 Fri 2012 21:03
淡市下尋寶 3方向發掘私有化對象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