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Van K. Tharp在
「Super Trader / Make Consistent
Profits in Good and Bad Markets」
一書中所提出的一份交易人自我評估表。


如果拿這份問卷去給巴菲特考,他大概會得鴨蛋。
所以,這份問卷應該只對走同一個路線的人有效。
哪一種路線?就是純交易路線的人。

我認為這個市場基本上可以分成三種類型的投資人,
第一類是投資者,他們靠長期投資績優的公司而獲利,
比如巴菲特。
第二類是投機家,他們靠遠見與勇氣而獲利,
比如科斯托蘭尼。
另一類是交易人,他們靠正確的操作而獲利,
比如Ed Seykota。


如果你是交易人,下表的評估才有意義。


01.我有份書面經營計畫指引自己的交易/投資。

     □是 □否


02.我了解市場正在做什麼,以及哪些事會影響大局。

     □是 □否


03.我對自己的交易結果負起完全的責任,
    因此我能持續不斷矯正自己的錯誤。
    (任何一點為否的話。整句算否。)

     □是 □否


04.我敢摸著良心說,放手讓獲利愈滾愈大,
    遇有損失則斷然認賠批出,這件事我做得不錯。

     □是 □否


05.我有三套交易策略,能夠配合大局加以運用。

     □是 □否


06.對於交易策略一,我已經蒐集了至少50筆交易
    (亦即從歷史資料或者實地交易)的R倍數分布。
    如果你不知道R倍數分布是什麼,
    那表示你還沒蒐集,請答「否」。

    □是 □否


07.對於交易策略二,我已經蒐集了至少50筆交易
    (亦即從歷史資料或者實地交易)的R倍數分布。

    □是 □否


08.對於交易策略三,我已經蒐集了至少50筆交易
    (亦即從歷史資料或者實地交易)的R倍數分布。

    □是 □否


09.對於我的每一套交易策略,我都知道分布的期望值和標準差。

    □是 □否


10.對於我的每一套策略,我都知道它們行得通和行不通的市場類型。

    □是 □否


11.我只在目前的市場類型是某套策略行得通時才用它去交易。

    □是 □否


12.我對我的交易有清楚的目標。
    我知道自己對賠損(drawdowns)能夠容忍到什麼地步,
    也知道今年要達成什麼。

    □是 □否


13.根據我的目標,我有清楚的部位規模設定策略,以達成那些目標。

    □是 □否


14.我完全了解在我的交易中我是最重要的因素,
    而且我在自我修練上所下的工夫,
    多於執行交易/投資的其他任何層面。

    □是 □否


15.我完全了解我的心理層面問題,且常處理它們。

    □是 □否


16.我經常做交易的優先要務。

    □是 □否


17.我認為自己是嚴以律己的交易人/投資人。

    □是 □否


每答「是」一次,給自己一分,務必誠實作答。
把分數填在這裡 。來看看你的分數代表的意思:


*14分或以上。
你有當出色交易人/投資人的基因,
而且可能在市場上表現得很好。


*10-13分。
你有很大的潛能,但也許犯了一些重大的錯誤;
許多人可能是犯心理層面的錯誤。


*7一9分。
你遠高於平均值,但還沒能躋身大聯盟。
你就像中學的美式足球明星,
想要擠進美國職業美式足球聯盟(NFL)。


*4一6分。
你比街上的普通投資人要好,但要磨練技巧,
你還有一大段路要走。你可能需要改進自己、
加強紀律,以及你的交易策略。


*3分或更低。
你是普通交易人/投資人的一員。
你也許希望有人告訴你,到底該做什麼事,
而且想要現在就賺到大錢;如果辦不到,
你會另找吏好的顧問或者大師幫你忙。
結果呢?根本不管用。如果第3和第12題你答「是」,
那麼你是有些潛能,而如果你願意追求卓越,
幾年內或許可望躋身到上層。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05062006.jpg  

 

貧富差距隱含金融風險


貧富分化威脅到的不僅是社會穩定。
如果富人攜資離開,
金融系統也有可能遭受打擊。


中國的貧富差距或許比官方數據顯示的更大。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8年,
中國城鎮最富10%人口一年的可
支配收入只有6,300美元,
僅為最窮10%人口的九倍。


如果到北京或上海的市中心轉轉,
你就會對這些數據產生懷疑。
中國新富開著奧迪(Audis),
挎著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包,
一年區區6,300美元的收入可辦不到。

中國改革基金會王小魯教授的一項獨立研究發現,
中國最富10%人口每年收入接近20,200美元,
是最窮10%人口的25倍。


與此同時,最頂層人口獲取了巨大財富。
據招商銀行(China Merchants Bank)和
貝恩公司(Bain & Co.)近期一份研究報告,
中國最富的59萬人佔總人口不到0.05%
2011年的可投資財富將達到2.7萬億美元。


富人濫用特權已經成為引發社會不滿的一個導火線。
而政治抗議還不只是唯一的問題。

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
中國經濟專家史宗瀚(Victor Shih)教授說,
中國超富階層掌握大量資源對金融穩定構成了威脅。

讓中國領導人夜不成眠的是對資本外逃的擔心。
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投資者的突然撤離給印度尼西亞、
韓國和泰國造成重創。


中國一直沒有開放資本賬戶,
這使得投機資金無法合法進出這個國家。
但巨額的貿易和投資往來意味著逃避管制相對容易。


中國經濟年增長速度接近10%,人民幣又在升值,
這意味著中國富豪們沒有什麼理由把財富轉移到國外。
但這些條件不會永遠維持。


對2,600名高淨值個人的調查結果顯示,
接近60%的人已經安排或正在考慮經濟移民。
資本出逃是一個不太可能發生的「尾部風險」,
但投資者不能忽視。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05032340.jpg  

右手握左手

酒桌上流行一首順口溜:
"握著小姐的手,好像回到了十八、九;
 握著小姨的手,後悔當年拉錯手;
 握著情人的手,一股暖流上心頭;
 握著女同學的手,後悔當初沒下手;
 握著老婆的手,猶如左手握右手。

每當有人念出:
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一桌子人便會意地放聲笑起來,
氣氛立刻就輕鬆了。
當然,這是基於人家對該順口溜的一致理解
感覺準確,描述到位。
有一天在餐桌上有人又念起這段順口溜,
男人們照例笑得起勁。
後來發現餐桌上的一位女人沒笑。
男人們忙說鬧著玩別當真。沒想到女人認真地說:
最妙的就是這"右手握左手"。
第一,左手是最可以被右手信賴的;
第二,左手和右手彼此都是自己的;
第三,別的手任怎麼叫你愉悅興奮魂飛魄散,
過後都是可以甩手的,只有左手,
甩開了你就殘缺了,是不是?
一桌子男人都佩服,稱讚女人的理解深刻而獨到,
婦人淡淡地說:有什麼深刻而獨到,
不妨回去念給你們各自的老婆聽聽,看她們說些什麼。
男人當中有膽子大的果然回去試探老婆,
果然老婆們的理解均與餐桌上的女士相同。


她們都是左手,男人們當然要以左手計。
而他們都是右手,他們當然作右手想。

一旦失去了任何一隻手,
就會真正知道左手握右手的珍貴。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五大公司是否值得投資?


過去我們對E.F. Hutton證券公司的話洗耳恭聽
(E.F Hutton公司最著名的廣告語就是
“When E. F. Hutton talks, people listen”)。
而如今輪到美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呼風喚雨了。


沒錯,全球投資者似乎都在關注著
比爾格羅斯(Bill Gross)、
穆罕默德埃爾-埃利安(Mohamed A. El-Erian)
甚至是PIMCO眾多專家中任何一位的一言一行。
PIMCO金口一開,資金便開始運轉,
而市場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舉個例子:負責PIMCO新推出的
EqS新興市場基金瑪麗亞戈登(Maria Gordon)
在不久前表示,她“看好人民幣”,
並且正在“高配”對中國的投資。
這個表態已經讓眾多投資者
(包括本人在內)開始考慮投資中國的策略。
既然在PIMCO看來有吸引力,
那麼對我們也應該同樣有吸引力,
不是嗎?

同戈登一樣,發佈中國企業狀況指數
(China Business Conditions index)的
亞洲證券研究所
(Asian Equity Research Institute)的
負責人菲力浦阿本豪斯(Philip Abbenhaus)
也看好中國市場。

阿本豪斯表示,有很多理由支撐自己的觀點:
自1978年以來中國經濟年均增長9.7%,
而且現在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中國的13億人口正在迅速成為
各類商品和服務的消費者;
中國的政治環境在近期召開的
201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Central Government Economic Work Conference)
後更加穩定。

此外,阿本豪斯說,
上週發行的首隻以人民幣計價的
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的前景同樣樂觀。
阿本豪斯所在的研究所隸屬於
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商學院
(Trulaske College of Business at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
通過總部位於中國杭州的市場研究公司
核新同花順網路信息股份有限公司(Hexin Flush)來
獲得中國市場的信息。

當然,阿本豪斯表示,
投資單一的中國公司也有著不小的風險。

有關中國A股市場走勢、
整體經濟活動情況以及政府
重大政策變化的信息並不容易獲得。
這就使得普通投資者難以瞭解中國市場、
特別是超小盤及中小盤市場的情況
(背景知識:截至2010年,
中國A股市場由超過531家公司組成,
只有中國公民才可以認購及交易。
目前大約有250家中國公司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

阿本豪斯表示,
反向收購上市的問題也敲響了警鐘。
此外,很多人仍將中國看作是新興市場,
還有對未來通脹的預期、
空頭勢力漸增等等許多問題。

但阿本豪斯表示,
上述風險和警鐘都不應該阻止
普通投資者考慮投資中國最大的五家公司
如果沒有其他選擇的話。

阿本豪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對於大多數普通投資者來說越大就意味著越好。”

#02628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Life Insurance Co.)、
#02318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Ping An)和
#02601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China Pacific Life)是
中國最大的保險公司。
中國人壽是中國最大的人壽保險和養老金產品經銷商,
也是中國領先的團體壽險和養老金產品公司之一,
該公司號稱擁有77萬名專屬代理人。


儘管佔據了較高的市場份額,
但投資中國人壽並非毫無風險。
首先,中國人壽無法完全規避利率風險。
而且,公司近一半的資產為債券。
阿本豪斯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寫道,
“經濟環境、企業倒閉、缺乏流動性以及
債務投資的其他風險都可能削弱中國人壽的財務狀況。”
(中國人壽在上個月公佈,
儘管公司2010年底的償付比率
[一項衡量公司償還長期債務能力的指標]
已較一年前的300%下滑219%,
但並沒有補充資本金的計劃。)

中國保險業的相關法律法規限制了
該公司的證券投資領域,
同樣也限制了該公司的投資回報率和
通過分散投資降低風險的能力。
其他國內和外資人壽保險公司與
中國人壽之間的競爭可能日趨激烈,
而這將有可能對其業務和市場份額構成衝擊。
最後,災難性事件也可能產生影響。
中國人壽並沒有加入巨災再保險,
這使得公司在大災難發生時面臨
遭受嚴重衝擊的風險。
中國人壽還有一樁麻煩事:
審計署在今年早些時候審計
中國最大的兩家保險公司
中國人保(People's Insurance Co. (Group) of China Ltd)和
中國人壽2009年的報表時發現,
兩家公司存在涉及金額約4.58億美元的違法違規行為。

另一家超大型企業是#00941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China Mobile Ltd.)。
以用戶數計算,中國移動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動通信運營商。
它佔有中國70%的手機市場,但是阿本豪斯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指出,
投資中國移動同樣存在風險。首先,該公司當前的增長水平可能無法持續。
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

另外,中國移動的成功取決於技術革新和公司不斷變革的能力。
阿本豪斯寫道,“中國移動的3G網路是以TD-SCDMA技術為基礎的,
這種技術可能不會被廣泛採用,或者可能被更成熟的競爭性技術取代。”
此外,不斷變化的監管環境可能會增加中國移動的運營成本,
如果不採取其他成本節約方案加以平衡,將導致公司盈利能力下降。
而且,如果中國移動在未來無法分配得更多頻段的話,
最終也可能會限制公司的發展。

#00386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是中國最大的石油產品和化學產品生產商,
該公司應可以從中國飛速發展的經濟中長期受益。
但是,同中國移動和中國人壽一樣,
投資中石化也需要考慮很多的風險因素。
按照阿本豪斯在報告中的說法,
中石化嚴重依賴外部供應商為
其成品油產品提供額外的原油和其他原料;
企業經營存在諸多風險;
面對來自國內外大型綜合性石化公司的競爭;
中國石油行業被嚴格監管,有關標準不斷變化,
特別是有關環保方面的標準。

阿本豪斯如此寫道,
“滿足這些要求可能會大幅增加中石化的成本,
從而降低公司的盈利能力。”

#00883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CNOOC Limited)
當前的股價接近其52週高點,而非52週低點,
因此目前可能並未被低估。

憑藉高達1,100億美元的市值,
該公司符合阿本豪斯對超大盤股票的定義。
中海油是中國第三大石油天然氣公司,
在印尼、尼日利亞和澳大利亞也有業務。

同其他的中國公司一樣,中海油也面臨風險:
該公司生產的大量原油出售給中石化和
中石油(PetroChina Company Ltd.)的成品油加工廠,
鑒於該公司並未與這些客戶簽訂長期合同,
那麼客戶採購量的減少將對該公司的
財務狀況構成嚴重衝擊。

正如我們在討論中石化時談到的,
中國的油氣行業競爭相當激烈,
而且受到嚴格監管。另外,
任何影響該公司完成勘探、
開發和生產活動的自然災害及
類似事件將對該公司的業務產生不利影響。

最後但也非常重要的一家公司是
中國最大的油氣企業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至於投資者為什麼應該考慮中石油,
美國投資研究公司Zacks Investment Research給出了答案。
Zacks上週將中石油的股票評級從“中性”上調至“強於大盤”,
這反映了飛速發展的中國市場對該公司的影響
以及大宗商品價格的反彈。

Zacks公司表示,
“作為中國僅有的兩家綜合性石油公司之一,
中石油已經準備好利用這些有利趨勢。”

然而,阿本豪斯表示,投資中石油業同樣面臨風險。
阿本豪斯寫道,該公司的運輸成本相對較高;
旗下成品油加工廠和化工廠位於中國的西部和北部,
而對其產品的需求則大多來自中國的東部和南部。

正如我們在討論中石化和中海油時已經指出的,
油氣產業內部的競爭相當激烈,
監管環境的變化會影響該公司的利潤,
天然氣勘探、生產和運輸過程中的危險性
也會對該公司的財務狀況產生影響。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05041956.jpg  

「向下炒」行為


「向下炒」日益嚴重,
近年甚至市值逾數十億元的上市公司也參與「向下炒」,
透過合股及大比例供股攤薄小股東利益。


「向下炒」是指上市公司大股東先行透過大折讓比例配股,
或大比例供股等,推低股價,以便其聯繫人在低價買回股票獲利。

 

「向下炒」對小股東不利
面對「向下炒」小股東處境往往相當不利,
「如果供股,供股的錢等於交在大股東手上,
隨時又要面對下一次供股,若然不供,
供股權又會落入包銷商,股份被大量攤薄。」


指逾百公司「向下炒」 總值過千億
「向下炒」近年日益嚴重,
他估計現時逾100家上市公司參與「向下炒」,
總計市值超過1000億元。


「數人頭」機制違反「一股一票」原則,建議廢除,
所謂「數人頭」是指在私有化的特別股東大會上,
除了要獲得出席投票股東按股權計75%支持,
及不多於10%獨立股東股權反對之外,
還要獲出席獨立股東人數逾五成支持。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05032300  

 

河邊的蘋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邊聚攏著一幫虔誠的弟子。
這一天,他囑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擔柴回來。
弟子們匆匆行至離山不遠的河邊,人人目瞪口呆。
只見洪水從山上奔瀉而下,無論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
無功而返,弟子們都有些垂頭喪氣。
唯獨一個小和尚與師傅坦然相對。
師傅問其故,小和尚從懷中掏出一個蘋果,
遞給師傅說,過不了河,打不了柴,
見河邊有棵蘋果樹,
我就順手把樹上唯一的一個蘋果摘來了。
後來,這位小和尚成了師傅的衣缽傳人。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過不了的河。
過不了的河掉頭而回,也是一種智慧。
但真正的智慧還要在河邊做一件事情:
放飛思想的風箏,摘下一個"蘋果"。
曆覽古今,抱定這樣一種生活信念的人,
最終都實現了人生的突圍。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05032246  

 

理財箴言

在人多優質職位少而
競爭大的社會不容易突圍而出。
以下理財箴言可以作為參考:

 

一、先買房,後買車
工作賺到第一桶金後,要先買房,後買車。
因為房子是必需品,車子是奢侈品。
如果有兩個人A和B,分別用第一桶金買房和買車。
五年後,房價漲,A把原先的小單位賣掉,
可以換更大的單位。而五年車齡的舊車是不值錢的。
同樣的道理,如果有一筆錢,足夠買房和買車的話,
要買就買昂貴的房,開平價的車。
所謂昂貴的房不是指裝修豪華的房子,
而提指地段好的房子,所謂地段好就是指,
要不就是繁華熱鬧,交通方便,要不就是環境優美,
再要就是有發展潛力。

以北京為例,現在已是向五環發展,
三、四環的房價簡值是天價,
但三、四環的房子也不見得新,
也不見得裝修豪華。

 


二、不要說發薪水給你的人的壞話
最笨的人就是說老闆壞話的人,
很少老闆會有唐太宗或武則天的肚量,
勇於納諫,從善如流,喜歡批評自己的下屬。
尤其現在有博客、微博,只要稍不留神,
說溜了嘴,話很快便會傳到老闆耳裡,
以前說老闆是「米飯班主」,這是金科玉律。

 


三、永不背棄朋友
所謂「出門靠朋友」,「多個朋友多條思路」,
有很多機會都是靠人情拉攏回來的。
所以在現代社會,有廣闊的人脈,
良好的人際關係尤為重要。
任何時候都不要做損人不利己的事,
朋友之間,互惠互利就最好了。

 


四、提防永不吃虧的人
提放不吃虧的人,通常比較斤斤計較,
不肯多付出一點,好佔小便宜。
在利字當頭,可能會出賣朋友,背信棄義。
同樣,自己也不要做永不吃虧的人,人生在世,
很難一輩子不被別人佔便宜,有時,
吃小虧反可以佔大便宜,因為人都喜歡佔小便宜,
對方佔便宜多了,也會心存感激,
在適當時候給予你一些補償,所以有一句話說得好,
就是「心無城腑就是最大的城腑」,最後的贏家還是自己。

 


五、找一個可以甘苦與共的伴侶
如果兩人的理財觀念不一致,
這不但預示兩人以後潛在著為金錢鬧矛盾的可能性,
還暗示兩人的家庭背景、成長經歷的不同,
揭示了兩人的性格壓根兒的不合。
拍拖時,還可以單方面遷就,
結婚後,就要一同分擔家庭的壓力,
如果一個賺錢,但一個一味兒的花錢,
二人肯定不可以同舟共濟,關係肯定也不可以長久。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05021823.jpg  

有錢人是怎樣煉成的?

也許我們不一定能成為百萬富翁,
但從有錢人那裡我們可以學到
許多關於理財和人生規劃的秘訣。

大多數人都知道,
美國的財富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如今,在這些淨資產達到或者
超過一百萬美元的人當中,
大部分人的錢都是靠自己掙來的。


他們中有許多人都是企業家,
其中既有創建了高速網路的人,
也有垃圾車製造商,涵蓋的範圍無所不包。

他們中有些人建房築渠,
種植玉米,製造珠寶。
有些人同郵票、硬幣和藝術品打交道,
有些人從事害蟲防治以及修剪草坪的工作。
還有的人救死扶傷,給人們安裝新牙。
另外有些人還會幫助他們的鄰居,甚至供養他們。


而他們花錢並不是大手大腳。
實際上相對他們的財富來說,
這些富豪中的大多數都生活得相當簡樸
想想仍然住在奧馬哈那座簡陋房子
裡的巴菲特(Warren Buffet)吧
他們把錢用於投資,
讓這些錢為他們帶來更多的財富。

《鄰家的百萬富翁》
(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
一書的作者斯坦利(Thomas Stanley)和
達科(William Danko)說,
財富是你積累了多少,而不是你花出去多少。
這本講述美國富人故事的書於1996年首次出版,
是一部產生了深遠影響的大作。


這兩位作者寫道,人們很少是靠運氣、
繼承遺產、高學歷或是高智商而致富。
更多情況下,財富是一種生活方式的結果,
一種兢兢業業、鍥而不捨、
做事有規劃、尤其是自律的生活方式。


財富的定義方式有很多種,
不過通常它被定義為除去
債務後你所擁有的一切東西的價值。
但市場性資產與個人財產是有差別的,
前者是指可以很快變現的資產,
如股票、債券和房產,而後者是指像汽車、
服裝和家庭用品這類你會經常使用而
不大可能出售的資產。


一個人單靠收入並不能成為有錢人。
當然,它對於財富的增加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
但那些實現了財務自由的人將
他們的工資視為一種手段,
一種為了獲得更大財富的手段。


聯合行銷(Unity Marketing)的創始人
丹齊格(Pam Danziger)說,
有錢人並不是想買什麼就買什麼。
他們通過使投資價值最大化來獲得財富。
聯合行銷是一家消費者市場研究公司,
專門從事奢侈品及其消費情況的研究。


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不會去買價格昂貴的
漂亮鞋子或是衣服,
只是說他們大部分人會對商品精挑細選,
他們買的是品質和價值。
丹齊格說,他們真的是將購買行為
看成是一項投資,而不是一筆開銷。


不過他們所做的是將這些投資多元化,
這使他們在遇到困難時能有更大的
適應性和靈活性來度過難關。

摩根大通私人理財業務
(JPMorgan Private Wealth Management)的董事總經理
萊斯特(Leslie Lassiter)說,
財力最為雄厚的客戶有著十分多樣化的投資組合,
他們的投資領域不僅僅限於股票和債券,
還涉及對沖基金、匯市、大宗商品和新興市場。

萊斯特說,現在有很多共同基金可供選擇,
你可以通過它們來投資上述各類資產。

有錢人和那些希望成為有錢人的人,
二者之間最大的差別之一在於他們買單的方式不同。
百萬富翁們通常是用現金購買大部分商品,
包括汽車、房屋和遊艇。

當然,對普通的工薪階層而言,
不一定能做到這一點,
但這一事實仍然傳遞出一個道理:
不要讓債務為你的生活方式買單。


大多數有錢人舉債是為了用於投資,
而且他們十分小心不讓自己的負債水平變得過高。
萊斯特說,任何人都應當謹慎利用債務。


他們還會進行細緻的規劃,
並為它投入大量的時間。
許多有錢人在喜歡攢錢的同時也鍾愛投資,
他們常說發財致富的過程要比這個結果有意思得多。


此外他們富有耐心,
願意進行長線投資並耐心地等待。
富達投資(Fidelity Investments)旗下
國民金融公司(National Financial)的總裁
米爾查達尼(Sanjiv Mirchandani)說,
他們穩定地持有自己的投資品,
很可能事先便制定了財務計劃。

許多富人採取長線投資的策略是
因為他們眼下是為了實現財務自由而工作。
比如當他們退休後,
他們當中的很多人會清楚地知道
他們需要多少錢來維持生計、
多少錢用於捐贈以及留下多少錢作為遺產。

萊斯特說,最具頭腦的人十分清楚維持
日常開銷所需要的流動資金數量,
他們會確保手頭上有這麼多的現金。
她還說,普通人也應該做到如此。

與此同時,她說大多數富人
都會非常謹慎地對待債務。
富人們傾向於在資產和債務之間實現平衡。

下面是對如何積累財富的一些建議:

 

量入為出:
那些收入不菲但卻是“月光族”的人
其實並不富有,他們只是很傻。

 

做好計劃:
就是說為今天、明天以及
退休後的三十年做好計劃。
慢慢地去規劃,不要著急,
每天都花些時間去檢測你的計劃。
制定出預算並且嚴格地執行。

 

多樣化投資:
正如萊斯特所說,不妨嘗試投資共同基金,
通過它們你可以對彼此沒有關聯的資產類別進行投資。

 

減少信用卡的使用,採用現金支付:
當然對於有錢人來說,
用現金買下一棟房屋要比大多數普通人更容易,
但由於購買奢侈品或是享受豪華假期而欠下的
信用卡債務是永遠不會引領你走上致富之路的。

 

讓現金隨手可得:
雖然富人們將他們的大部分財富都用於投資,
但只要有所需要他們就能獲得現金。
萊斯特說,要擁有某種可以使用的信貸額度,
比如你從未用到的房屋淨值信貸額度。
它就像是一個安全閥。
萊斯特建議手頭留有的現金應該能夠確保一年的花銷﹔
丹齊格認為這一時間最好為三年。

 

將現金分散:
當富人們兩三年前將資金從股市中撤離時,
他們轉而在銀行開立了帳戶,
銀行存款帳戶都有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
(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
提供的高達25萬美元的存款擔保。

 

將子女考慮進來,牢記遺產規劃的重要性:
富人們會盡其所能地對他們的子女進行理財方面的教育
這也是每一個家庭都應該做的。
儘管與孩子們說到錢的問題時總是很容易令人心生不祥之感,
但你的繼承者應該知道你所有的銀行存款和銀行保險箱在哪兒
即便上面已經寫有了他們的名字以及律師是誰,
遺囑和受託物是向誰遞交的,這很重要。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05021821.jpg  

你知道如何成為有錢人嗎?


你想發財嗎?
你知道如何成為有錢人嗎?
不如自己成為有錢人?


01.做你真正感興趣的事
你會花很多時間在上面,
因此你一定要感興趣才行,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
你不願意把時間花在上面,
就得不到成功。


02.自己當老板。
為別人打工,你絕不會變成富翁,
老板一心一意地縮減開支,
他的目標不是使他的職員變成有錢人。


03.提供一種有實效的服務,或一種實際的產品。
你要以寫作、繪畫或作曲變成百萬富翁的
機會可以說是無限小,而你要在營造業、房地產、
制造業發大財的機會比較大。
記住,出版商賺的錢比作家多得多。

 

04.如果你堅持要用自己的靈感來創業?
最好選擇娛樂業,在這方面,
發財的速度相當快,流行歌曲和電視最理想。


05.不論你是演員或商人,盡量增加你的觀眾。
在小咖啡館唱歌的人,
所賺的錢一定比不上替大唱片公司灌唱片的人,
地方性的商人,不會比全國性的商人賺的錢多。

 

06.找出一種需要,然後滿足它。
社會越變越復雜,人們所需要的產品和服務越來越多,
最先發現這些需求而且滿足他們的人,
是改進現有產品和服務的人,
也是最先成為富翁的人。

 

07.不要不敢採用不同的方式。
新的方法和新產品,會造成新的財富。
但必須確定你的新方法比舊方法更理想,
你的新方法必須增進產品
外觀、效率、品質、方便或者降低成本。


08.如果你受過專業教育,或者有特殊才能,充分利用它。
如果你燒得一手好菜,而卻要去當泥水匠,那就太笨了。


09.在你著手任何事情之前,仔細地對周圍的情形研究一番。
政府機關和公共圖書館,可以提供不少資料,
先做研究,可以節省你不少時間和金錢。


10.不要一直都想著發大財。
不如你想想如何改進你的事業,
您應該常常問自己的是:
“我如何改良我的事業?”
如何使事業進行順利,
財富就會跟著而來。


11.可能的話,進行一種家庭事業。
這種方法可以減少費用,增進士氣,
利潤的分配很簡單,利潤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
整個事業控制也較容易。


12.盡可能減少你的費用。
但不能犧牲你的品質,否則的話,
你等于是在慢性自殺,賺錢的機會不會大。


13.跟同行的朋友維持友誼。
他們可能對你很有幫助。


14.把盡量多的時間花在事業上。
一天12小時、一星期6天是最低要求,
一天14小時到18小時很平常,
一星期工作7天最好了。
你必須先犧牲家庭和社會上的娛樂,
直到你事業站穩為止。
也只有到那時候,你才能把責任分給別人。


15.不要不敢自己下決心。
聽聽別人的讚美和批評,但你自己要下決心。


16.不要不敢說實話。
拐彎抹角,只會浪費時間,
心裏想什麼就說什麼,而且要盡可能地直截了當地、
明確地說出來。


17.不要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
犯了錯誤並不是一種罪行,犯錯不改才是罪過。


18.不要因為失敗就裹足不前。
失敗是難免的,也是有價值的,
從失敗中,你會學到正確的方法論。


19.不要在不可行的觀念上打轉。
一發現某種方法行不通,立即把它放棄。
世界上有無數的方法,
把時間浪費在那些不可行的方法上是無可彌補的損失。


20.不要冒你承擔不起的風險。
如果你損失10萬元,若損失得起的話,
就可以繼續下去,但如果你賠不起5萬元,
而一旦失敗的話,你就完蛋了。


21.一再投資,不要讓你的利潤空閒著。
你的利潤要繼續投資下去,
最好投資別的事業或你控制的事業上,
那樣,才能錢滾錢,替你增加好幾倍的財富。


22.請一位高明的律師。
他會替你節約更多的金錢和時間,
比起你所給予的將要多的多。


23.請一位精明的會計師。
最初的時候,你自己記賬,
但除非你本身是個會計師,
你還是請一位精明的會計師,
可能決定你的成功和失敗,
他是值得你花錢的。


24.請專家替你報稅。
一位機靈的稅務專家,
可又替你免很多的稅。


25.好好維持你的健康和你的平靜心靈。
否則的話,擁有再多的錢也沒有什麼意思。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05021113.jpg  

 

當官」的一招半式伸延至職場上傍傍身


「陽光下的政府」理念,
不少當官的是領會了的。
不少國家,地區的發展狀況和態勢,
主要取決於五大因素,即

區位Location、
資源Resources、
政策Policy、
機制System、
人才Talent。

這與經營一個品牌、一間公司、一個部門無異。
而從現實情況看,一個地方的區位不可選擇,
資源難以改變,政策調控餘地也很有限,
人才的引進、培養、使用又受到若干條件的制約,
只有在機制創新上可以大做文章。


先做人,後做事,在中國,不少有政績有民望的高官,
退下後都可以在民企私企中獲取高薪厚職,
前深圳副市長,現任嘉里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黃小抗,
年薪5000萬。


作為一個欠發達地區的領導者
(或者一個欠缺資源的小部門頭目),
當其他地方資源充裕,而自己卻窮到燶時,
是怎樣營造後發優勢,實現追趕型、
跨越式發展的呢?


以下是綜合分析當官考的SWOT,伸延至職場上:

001.
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快速找到有用的東西,
快速領悟並快速付諸實施。


002.
要有現代經濟學與政治學的常識,
一切放在陽光下檢驗。


003.
要有創新的意識與魄力,
敢想敢做,有突破性的想法和舉措。


004.
要有超強的執行力,不但身體力行,
而且強迫你行,付出代價亦在所不惜。


005.
要有很強的表達能力,Presentation Skill很好,
說話一套一套,語錄朗朗上口。


即使不當官,在職場上學識一招半式,也可傍傍身。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