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News (32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市場簡訊 2016-08-31 》

『USA 美國』

紐約股市下跌,油價下跌不利石油股。美國ADP報告顯示8月新增私人職位17.7萬份,符合市場預期;上月二手樓臨時買賣合約指數亦上升。經濟數據理想加強市場對今年加息的預期。

道瓊斯指數收市報18400點,跌53點,跌幅0.29%。

納斯達克指數報5213點,跌9點,跌幅0.19%。

標準普爾500指數報2170點,跌5點,跌幅0.24%。

紐約期油跌逾3%,拖累標普能源股指數跌1.4%。

8月標普指數累計下跌0.13%,是2月後首次月度下跌。道指跌0.18%,納指就升1%。

『EURO 歐洲』

歐洲主要股市下跌,受礦業及能源股下挫拖累,但銀行股受併購消息支持而造好。

倫敦富時100指數收市報6781點,跌39點,跌幅0.58%。

法蘭克福DAX指數收市報10592點,跌64點,跌幅0.61%。

巴黎CAC指數收市報4438點,跌19點,跌幅0.43%。

德意志銀行收市升2.5%,德國商業銀行升3.4%。

『HK 香港』

市場觀望本周五美國新增非農業職位數據,港股缺乏方向。

恒生指數收市報22976點,跌39點,跌幅0.2%,全日高低波幅只有124點。

不過總結8月,受惠市場憧憬深港通加快啟動,刺激港股延續7月升勢。恒指累計上升1085點,升幅近5%,打破過去8年8月份的都錄得跌幅的市況。

多隻內銀股跑贏大市,其中交行累計升逾14%,工行及建行亦分別升超過12%及11%。滙控公布業績後並啟動股份回購行動,股價持續向上,8月累計有10%以上。

『CHI 中國』

滬股收市靠穩,分析員指,由於本周五美國將公布非農業新增職位數據,預期數據公布前市場情緒仍維持審慎。

上證綜合指數收市報3085點,升10點,升幅0.35%。A股成交金額1608億元人民幣。地產類指數升1.8%。

深證成份指數收報10757點,升28點,升幅0.27%。

創業板指數收報2191點,跌3點,跌幅0.17%。

總結8月,上證綜合指數累計升3.6%,創5個月最大單月升幅。

『JAP 日本』

日本股市高收約1%,創兩星期新高,成交量亦增加,主要由於日圓下跌帶動出口及金融類股份上升。

日經平均指數收市報16887點,升162點,升幅約1%,是本月12日以來最高。

總結8月份,日經平均指數上升1.9%。

『GOLD 黃金』

外圍金價跌至兩個月低位。美國私人就業職位數字理想,提高聯儲局今年加息的預期,美元創3周新高打擊金價。

紐約12月期金收市報每盎士1311.4美元,跌0.4%。

現貨金在1309美元水平。

『OIL 原油』

國際油價下跌。美國上周原油庫存增加227.6萬桶,多過市場預期,亦是連續兩周增加,蒸餾油庫存升幅亦多過預期。

紐約期油收市報每桶44.7美元,跌1.65美元,跌幅3.6%,8月累計上升逾7%。

倫敦布蘭特期油收市報每桶47.04美元,跌1.33美元,跌幅2.8%。8月累計上升近11%。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子黨秘密資產曝光


中共領導層親屬的海外秘密資產驚人內情曝光。
總部設在美國的獨立新聞組織「國際調查記者同盟」
( 簡稱I C I J , 前譯調查新聞記者國際聯盟) ,
首次發布關於中國內地、香港和台灣的離岸投資者機密資料調查報告,
指前國家主席胡錦濤、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李鵬,
以及已故中共領導人鄧小平等多名中共元老和前中共高層親屬,
在避稅天堂英屬維爾京群島和庫克群島等離岸金融中心持有離岸公司。
報道指出, 自二○ ○ ○ 年來, 有多達四萬億美元,
約三十一點二萬億元港幣,資產從內地流出海外, 去向不明。


I C I J 前日在其官方網頁公布「中國離岸金融解密」調查報告稱,
從獲得的英屬維爾京群島和庫克群島機密檔案中,
取得逾二萬名內地及香港的離岸投資者資料,
包含中國某些最有權勢者、頂尖富豪、全國人大委員、國企領導,
以及部隊軍官、大城市的市長、俗稱「太子黨」的中共領導人親屬,
以及《福布斯》和胡潤富豪榜上有名的富豪等。

A001  


三大石油國企亦有關聯

資料顯示, 至少多名現任或前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親屬在離岸金融中心持有離岸公司。
報告列舉部分「紅色貴族」名單, 包括前總理溫家寶的女婿劉春航和兒子溫雲松、
前總理李鵬的女兒李小琳、前國家主席胡錦濤的姪兒胡翼時、
前中共領導人鄧小平的女婿吳建常、已故中共元帥葉劍英的姪兒葉選基、
前國家副主席王震兒子王軍和王之、前全國人大委員長彭真的兒子傅亮、
前解放軍大將粟裕孫兒粟志軍, 以及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的女婿車豐等。

A002  


報告還稱, 爆發了多宗貪腐醜聞的中國石油業與離岸中心有密切聯繫。
中國三大石油國企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與機密資料中的數十家英屬維爾京群島公司有關聯。
中國經濟轉型為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混合體後, 成為以隱蔽、
避稅和方便國際貿易著稱的海外避稅天堂的主要客戶。

內地高官毋須公開資產

英國《衞報》引述報告指, 因中國官員及家屬均毋須公開資產,
因此民眾無法了解官員轉移資產的內情。自二○ ○ ○ 年以來,
約有一萬億美元到四萬億美元的資產流出海外, 去向不明。


外資金融機構當中間人

報告引述的資料還顯示, 普華永道、瑞銀集團等會計事務所和歐美銀行扮演了關鍵性的中間人角色,
為中國投資者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薩摩亞群島等離岸金融中心開設資產信托和公司。
據悉, 今次是I C I J 首次發布關於中國內地和香港的離岸投資者資料,
今日則會公開三萬七千名內地、香港及台灣投資者資料, 而內地官方暫未作出回應。


I C I J 報告中的中港台離岸公司數目


大陸和香港: 2 1 , 3 2 1 間


台灣: 1 5 , 8 3 5 間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球市場  

即將到來的秋天注定會迎來一系列戲劇性的經濟、
金融和政治事件。而在此之前,
市場一直出奇的平靜。


市場近期的平靜掩蓋了不確定性,
投資經理調整了投資組合,
以期從市場可能出現的反彈中獲利,
同時也準備好接受來自各種事件的衝擊,
這其中包括歐洲的動盪形勢,
全球央行推出進一步寬鬆政策,
以及全球兩大經濟體的領導人更迭。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貝南克(Ben Bernanke),
上週五在懷俄明州傑克遜霍爾(Jackson Hole)的,
講話從某種意義上說拉開了市場“新賽季”的帷幕。
貝南克在講話中捍衛了美聯儲的貨幣政策,
令市場相信美聯儲可能推出更多刺激政策。
這一信號推 升了美國股市、金價、油價,
以及10年期美國國債的價格。

貝南克的講話只是一個信號,
它預示著全球央行官員可能推出影響市場的重大舉措。
歐洲的情況是投資者還在等待觀望,
他們想看看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行長,
德拉吉(Mario Draghi)是否能兌現其此前做出的,
“不惜一切代價”拯救歐元的承諾。


在部分投資者看來,上週六傳出的有關中國8月製造業,
活動收縮的消息可能預示著,中國政府將加強迄今為止,
相對溫和的刺激政策。
上週六公佈的中國8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降至九個月來的最低點。

本週在傳統上標志著美國和歐洲秋季的開始。
每當這個時候,投資者結束暑期休假開始交易,
他們的目光緊盯著年終業績。預計交易量將回升,
同時波動性也可能加大。

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亞洲(不含日本)指數
(MSCI All Country Asia ex Japan Index)
從今年6月4日創下的年中低點至今上漲9.7%。
投資者正在觀望最近這波上漲是否能夠持續。
有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如果政策制定者未能滿足市場預期,
可能會出現另一輪拋售。


在短期內,影響市場的重大消息將主要來自歐洲。
本週四召開的歐洲央行政策會議可能會向外界,
更加清晰地傳遞有關債券購買計劃的信息。
下週,德國憲法法院將對歐洲穩定機制,
(European Stability Mechanism)的合法性做出裁決。

在關注歐洲的進展長達數年之後,
投資者如今不再相信一份明確的解決方案指日可待。

Pengana Capital公司駐墨爾本的基金經理,
施洛德斯(Tim Schroeders)說﹕
我並不是期待一個完整的政策回應,
我期待的是增加有關未來局勢的透明度。
這家公司管理著大約10億美元資產。

施洛德斯說,儘管他仍保持著對一些高風險資產的敞口,
但他現在堅持投資於可以輕鬆交易的投資產品,
遠離流動性較差的小型股,因為他預計今年餘下時間,
市場的不確定性和波動性仍然會很高。

首域投資(First State Investments)駐悉尼的高級分析師,
懷特(James White)說﹐9月份的情形可能會讓我們更加確信,
歐洲能夠推遲任何重大的重組措施,
從短期來看這對市場可能是積極的。
首域投資管理著1,488億美元的資產。

投資者正在密切關注中國的領導層換屆和美國的總統大選,
這兩件事都可能為這兩大經濟體帶來更多刺激性措施。

最近這次反彈的內在原因與年初的那次反彈有很大不同,
根據匯豐控股(HSBC)的研究,2月末,
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亞洲(不含日本)指數,
較去年11月末上漲了22%。匯豐控股認為,
如今的反彈看起來比上一次更加脆弱。

匯豐控股說,早些時候的反彈主要是因為歐洲央行,
意外宣佈了所謂的長期再融資操作,
這一操作使歐洲的銀行可以以較低的利率借款,
從而減輕了銀行的壓力。在最近的反彈中,
市場並不是對央行的行動做出反應,
只是人們預計會有事情發生。
這次反彈所處的環境更加艱難,
收益預期被下調,成交量不升反降。

目前已經顯現出下跌的跡象。8月23日以來,
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亞洲(不含日本)指數下跌了2.8%,
由於缺乏支持性的報道,人們對央行行動的樂觀態度已經消退。


不過,亞洲股市的估值仍然很低,
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亞洲(不含日本)指數的,
預期本益比是10.5倍,相比之下15年的歷史平均值為12.7倍。


從24個月的數據來看,
股票目前是一種非常有吸引力的資產。
他給出的理由是估值十分具有吸引力,
且公司的資產負債狀況表現強勁。
真正的問題不是24個月後市場會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水平,
而是以何種途徑到達那裡。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統計處日前公布港人收入數據,除了顯示貧富差距惡化,
工資增長更叫人失望,以家庭月入中位數為例,
過去10年實質幅度竟是負2.9%,蹉跎10年。

競爭對手新加坡,過去10年實質增長18.1%,
此消彼長!為何香港會「窮」過新加坡?

貧富懸殊不利社會和諧,但若果人人工資持續增長,
且增幅超過通脹,即使貧富懸殊嚴重,收入低的一群,
也會因工資年年「向上流」而減少怨氣,
新加坡能做到,可惜香港的情況不是這樣。


收入倒退2.9% 港人窮過10年前

根據統計處公布《香港的住戶收入分布》報告,
本港家庭月入中位數由01年的18,500元,
增至2011年的20,200元,表面增長9.2%,
但若計入通脹,在超市一罐豆豉鯪魚賣19元的年代,
港人收入倒退2.9%,亦即是說,港人窮過10年前!


新加坡統計局資料則顯示,家庭月入中位數由01年的4,363坡元,
增至2011年的6,307坡元,表面增長44.6%,
若計入過去10年通脹22.4%後,實質增長仍有18.1%,
升幅遠超過香港。


計及新加坡滙率因素,若兌換成港元,
新加坡家庭月入中位數達到3.86萬港元,
幾乎是港人的1倍,確實叫人羨慕得口水流。

為何香港會「窮」過新加坡?  


香港曾在亞洲四小龍中叱咤風雲,為何現時落後於人?


1. 星︰產業政策 港︰放任不管

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經濟系任教的香港學者葉秀亮指,
新加坡政府近年積極推動產業,如吸引國際醫藥公司設廠,
推動藥劑業,又把沒落的造船業轉型為鑽油台業,
保持發展工業,結果成功推動GDP。

葉秀亮表示,港府過度迷信「積極不干預」模式,
推動產業發展不力,導致落後他人,結果只剩旅遊業及金融業,
還要財富分配不均,引發民怨。他建議港府加快開發新產業,
如協助影視業進軍內地。

新加坡推動產業成效高,有工業、科技、旅遊;
也有服務業、金融業,但政策全由政府強勢主導,
如政府可以免地價及補貼企業,
這模式能否應用到本港成為疑問,
若港府過分干預市場,可能會遭到商界反彈,
甚至被指官商勾結。


2. 星︰人口規劃 港︰人口無策

新加坡與香港的另一項不同之處,是人口政策。
星政府瘋狂吸納人才,重金禮聘海外高學歷人士,
令人口在過去10年間增長逾100萬人。
雖然增長太快,引起當地人不滿,
但該國副總理尚達曼今年再強調要引入優秀人才,
否則會像台灣般失去競爭優勢。

同受貧富懸殊困擾 港怨氣深

科大經濟學系教授雷鼎鳴表示,新加坡便是透過吸納人才,
補充優質新血,推高整體工資水平,亦抵銷人口老化影響。
可是,本港的人口政策則方向不同。雷鼎鳴指出,
人口老化、加上每日150個的內地人來港單程證配額,
引致本港出現大批低收入、甚至沒有工作收入的家庭,
無疑會拉低家庭月入數字。

值得留意的是,香港與新加坡的堅尼系數相近,
即是說同樣是全球數一數二貧富懸殊嚴重的城市,
但兩地不同之是,新加坡經濟增長快,
小市民從工資增長中受惠。更重要的是,
當地大部分人居住在公營房屋組屋,
也令基層及中產可解決基本生活問題,
但香港人卻要捱貴租買貴樓,港人怨氣當然更多。


學者:引入專才 有望拉高薪酬

香港能否參考新加坡?雷鼎鳴表示可以,
但阻力之一是本地人抗拒外來人搶飯碗。
雷指外地專才雖會奪去高薪職位,
但同時亦會帶動薪酬上升、
產業發展,對社會有幫助。


候任特首梁振英曾多次拿香港與新加坡比較,以此顯示香港發展慢。
誠然,香港經濟在過去10年「跑輸大市」,
但跑第1或第10也許意義不大,最重要是未來10年要加速跑,
並讓整體市民可分享經濟成果,否則又重複收入增長慢,
分配又不公的境況,只會加深市民怨氣。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消費者常在電訊服務合約期滿轉台,
但因截數日往往早過合約到期日,
原來一直隱藏要白交服務費的陷阱,
最嚴重的是用多一日都收足一個月費用。

電訊陷阱 轉台多收費1個月_003  
消委會直指是不公平合約條款,
將聯絡電訊商跟進,促業界修改,
並提醒消費者轉台時留意截數日。


三大電訊商都承認,服務費按月計算,
用戶轉台時未用足截數後一個月服務,
已收月費是不會按比例退回。


反映不滿獲退款 更惹反感
陳先生使用數碼通固網寬頻及電話服務3年,
月費148元,本月12日合約期滿,但因截數日在6月7日,
數碼通照收未來一個月的服務費,
即收至7月6日。由於他約滿便轉台,
意味6月8日至7月6日是白付服務費。

陳先生不忿氣,指截數日是電訊商訂下的,
而非客戶所訂,這樣變相是要客戶「硬食」一個月服務費。

他強調這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收費要合理。
他向電訊商反映不滿後,獲安排只交6月8日至12日的費用,
由原本要付148元,減至付26.83元,
陳先生覺反感,認為有投訴便退錢的做法,
更不公平。

消委會亦接獲類同投訴,有用戶今年2月16日合約到期,
截數日在14日,投訴人以為按比例支付額外兩天的服務費便可,
結果卻被收足一個月。

投訴人質疑,「為何轉台過去時就可以按比例收費,
但轉走時就要收足一個月?而且為何這麼蠱惑,
合約日期總是跟截數日不同。」

另有投訴人今年2月14日合約期滿,但截數日卻在13日,
投訴人不滿只差一天便要被收足一個月費用。

有網友亦批評這是電訊商的數字遊戲,
雖說簽12個月合約,但其實是付13個月的費用,
變相迫客戶要用多付款一個月。

電訊陷阱 轉台多收費1個月_002  


疑算到盡 約滿日前1天截數

網友又點名批評「3」算到盡,截數日常見設計在合約期的前一天,
若客戶轉台時只注意合約到期日,沒注意截數日,
等於直接放棄了已預繳一個月的費用。
記者翻看部分3的合約,確見合約到期前一日截數的情況。


和記:不同截數日處理帳單

香港和記電訊發言人回應指,為有效處理每月流動通訊服務帳單,
設有不同截數日,一般都與服務生效日為同一天。
發言人建議,客戶在截數日終止有關服務,
以完全享用截數日前餘下的各項服務計劃優惠。

但消委會總幹事劉燕卿批評,無論如何都是不公道,
「合約是24個月便24個月,不能因為電訊商截數logistic
(流程)的問題,迫人留多一個月!」

劉指消委會今年4月已公布12類不公平合約條款,
電訊商向轉台用戶硬收一個月費用的情況是第13類。
她說精明消費者懂得可按比例收費,
不知的卻要白交一個月,更顯不公平。


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譚偉豪亦指,
轉台後仍被收近一個月的服務費,
令消費者很無奈,業界應檢討。


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回應,
未有就合約的到期日與帳單的截數日
是否需要相同或應否按比例收費制定指引。
發言人強調,營辦商不可以向客戶收取不合理的費用。

電訊陷阱 轉台多收費1個月_001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在床上吃甜食 少女雙耳變蟻窩

201105220034.jpg  

喜歡在床上吃甜食的民眾要注意了,
台北市有一名16歲的少女,最近覺得耳朵癢,
醫師問診之後才發現,這名少女喜歡在床上吃甜食,
又喜歡邊吃甜食邊挖耳朵,結果透過內視鏡檢查,
發現少女左右耳都有螞蟻寄居,還好及早就醫,
使用耳滴劑改善發炎狀況,症狀已經改善。


有一名16歲的少女,
因為最近幾個月開始有雙耳奇癢的狀況,
在家人陪同下,到耳鼻喉科就診,問診瞭解之後,
才發現病人平常睡在地板上,習慣在睡覺的地方吃甜食,
甜食容易掉落在床上,並且習慣邊吃邊抓耳朵,
最近一段時間,偶爾發現耳邊有螞蟻,
甚至偶爾會有螞蟻從耳朵爬出來,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耳鼻喉科主任洪元宗說,
透過內視鏡檢查,竟發現少女右側耳朵,
有20多隻螞蟻寄居,左側也有4-5隻,
雙側耳道及耳膜都嚴重紅腫。


主任洪元宗說,幫這名少女進行局部治療,
將螞蟻移除之後,使用耳滴劑改善發炎狀況,
持續門診追蹤,症狀已經改善,至於螞蟻寄居,
還不至於破壞耳膜,並沒有影響聽力。

醫師表示,門診偶爾也發現有蟑螂會誤闖耳朵內,
建議盡快就醫,或可以透過手電筒照,
昆蟲的向光性可以引昆蟲出來,另外可以利用食用油,
滴個5-6滴,蟲會死亡排出,千萬不可滴水,
可能讓昆蟲死亡膨脹。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荒」的到來

3月份至今,內地多地出現淡季「電荒」現象。
浙江、湖南、江西、重慶、貴州等地
均不同程度的呈現用電緊張態勢,
各地相繼採取限電和讓電措施。


國家發改委曾發布通知預警,
今年大部分地區電力供需形勢偏緊,
預計夏季高峰期華東、華北、
南方供需缺口較大。然而,
沒想到的是,今年的「電荒」提前了。


據了解,浙江已出現2004年以來最嚴重的電荒,
全省電力缺口大概在200萬千瓦到300萬千瓦。
統計顯示,今年迎峰度夏期間,
浙江省電力缺口將達到300萬至500萬千瓦。

在湖南,目前用電需求維持在1400萬千瓦左右,
而統調可供負荷只有1000萬千瓦,
日電量需求約2﹒8億千瓦時,
日可供電量只有2億千瓦時,電力缺口400萬千瓦,
日電量缺口8000萬千瓦時,均佔需求量的29%,
缺口將近1╱3。是甚麼原因造成了如此局面?


*電煤矛盾*
電煤供需矛盾是造成此輪「電荒」的根本原因。
此外,一個普遍的看法是由於電價形成機制不順,
火電企業持續大面積虧損,導致企業生產積極性受到抑制;
電煤供給不足也並非是絕對數量的短缺,
而是火電生產企業動力不足導致不願買煤。


除了價格外,煤炭供應也出現了問題。
目前國內電煤異常緊俏,山西、
陝西的電煤因為運力限制和各地搶購,
很難運到南方,而河南、安徽等地
電煤都是優先保省內發電,也很難買到。


70%以上電煤依賴省外的電煤調入大省山東,
已開始全力實施電煤儲備30天的新戰略,
這一標準是往常年份的1倍。

國內煤炭供應不足,海外煤開始走俏。
據估計,2011年,
江西省的電煤接近30%將來自海外;
目前,在贛南一些近海或交通相對方便的發電廠,
海外電煤已佔了一半甚至更多。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煤炭供應有持續緊缺的可能。

 

*氣候因素影響發電不足*
在供應端,火力發電減少雖然成為主因,
但也不能忽視氣候因素的影響。
湖南電力來源主要是水力和火力發電,
水力發電佔用電量的53%。但4月以來,
2011年開年至今湖南降水偏少天乾物燥,
4月份湘江水位同時期創新低。導致水力發電不足。
湖南省經信委的有關工作人員在接受電話詢問時表示,
湖南、湖北兩省今年汛期來的晚,來水不暢,
水電發展不樂觀為電力供應帶來一定壓力。
長江流域更是出現罕見的超低水位,
據銅陵市防汛抗旱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
10日8時,銅陵長江壩埂頭水位4﹒66米,
創1951年有記錄以來的歷史同期最低水位;
10日8時,長江蕪湖水位1﹒52米(航基面),
為目前查到有記錄以來的歷史同期最低水位。
由此可看出,氣候變化導致的水力發電萎縮
同樣為電荒「出了力」。

 

*缺電省份一直缺?*
供應短缺的同時,需求一側則高歌猛進。
中電聯資料顯示,一季度,化工、建材、
鋼鐵冶煉、有色金屬冶煉四大重點行業
用電量合計3512億千瓦時,
僅少於歷史最高水準的2010年二季度,
佔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32﹒2%,
比上年同期降低0﹒4個百分點。

據悉,以此次「電荒」災區之一的浙江為例,
一季度浙江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9%,
重工業增加值增長13﹒7%,
而化工、有色金屬製造等高耗能產業的用電增幅高達20%。

電力需求增加還有區域經濟重新佈局的問題。
歷史上經常缺電的省份基本上屬於經濟發達地區,
電力需求量大;內陸省份則充當了能源供應基地的角色。
但今年的情況不同,中央在這兩年批准了很多中西部經濟區,
導致投資量急劇上升,其本身的用電量隨之增加。
而浙江、山東等沿海地區的相應調整卻滯後於需求的結構性變化,
表現在電廠建設、電力調度等多個方面。


*深層次矛盾待改革*
分析人士認為,供給與需求問題共同催生了「電荒」的到來。
接下來的問題是,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會發生甚麼?
按市場法則,電力短缺自然會導致電價上調,
這也是電力企業最願意看到的。
4月底,發改委約談煤老闆可能就是一個信號,
用壓制煤炭價格的辦法避免用電漲價。
不過,如果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
電價上調的可能性隨時間的推移將不斷加大。
到時,整個物價體系勢必也會發生大的轉變。


如果電荒持續下去或者進一步惡化,
政府可以採取的措施包括:
行政性地要求大型煤炭企業按合同價增加煤炭供應,
這一措施的效果通常比較有限;
允許提高合同煤價格並為虧損的火電企業提供補貼;
對高耗能行業限電、或關停一些小型的、
落後的產能;上調火電企業嚴重虧損省份的上網電價;
上調高耗能行業的用電價格。

電力供應「淡季不淡」的事實揭示出相當多的深層次矛盾,
「煤電一體化改革」、電力生產結構、經濟布局調整、
產業結構調整等等都在這場「電荒」中有所反映。
很多領域的改革趨勢將隨之出現變化,
市場有必要全面的看待。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05062006.jpg  

 

貧富差距隱含金融風險


貧富分化威脅到的不僅是社會穩定。
如果富人攜資離開,
金融系統也有可能遭受打擊。


中國的貧富差距或許比官方數據顯示的更大。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8年,
中國城鎮最富10%人口一年的可
支配收入只有6,300美元,
僅為最窮10%人口的九倍。


如果到北京或上海的市中心轉轉,
你就會對這些數據產生懷疑。
中國新富開著奧迪(Audis),
挎著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包,
一年區區6,300美元的收入可辦不到。

中國改革基金會王小魯教授的一項獨立研究發現,
中國最富10%人口每年收入接近20,200美元,
是最窮10%人口的25倍。


與此同時,最頂層人口獲取了巨大財富。
據招商銀行(China Merchants Bank)和
貝恩公司(Bain & Co.)近期一份研究報告,
中國最富的59萬人佔總人口不到0.05%
2011年的可投資財富將達到2.7萬億美元。


富人濫用特權已經成為引發社會不滿的一個導火線。
而政治抗議還不只是唯一的問題。

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
中國經濟專家史宗瀚(Victor Shih)教授說,
中國超富階層掌握大量資源對金融穩定構成了威脅。

讓中國領導人夜不成眠的是對資本外逃的擔心。
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投資者的突然撤離給印度尼西亞、
韓國和泰國造成重創。


中國一直沒有開放資本賬戶,
這使得投機資金無法合法進出這個國家。
但巨額的貿易和投資往來意味著逃避管制相對容易。


中國經濟年增長速度接近10%,人民幣又在升值,
這意味著中國富豪們沒有什麼理由把財富轉移到國外。
但這些條件不會永遠維持。


對2,600名高淨值個人的調查結果顯示,
接近60%的人已經安排或正在考慮經濟移民。
資本出逃是一個不太可能發生的「尾部風險」,
但投資者不能忽視。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05041956.jpg  

「向下炒」行為


「向下炒」日益嚴重,
近年甚至市值逾數十億元的上市公司也參與「向下炒」,
透過合股及大比例供股攤薄小股東利益。


「向下炒」是指上市公司大股東先行透過大折讓比例配股,
或大比例供股等,推低股價,以便其聯繫人在低價買回股票獲利。

 

「向下炒」對小股東不利
面對「向下炒」小股東處境往往相當不利,
「如果供股,供股的錢等於交在大股東手上,
隨時又要面對下一次供股,若然不供,
供股權又會落入包銷商,股份被大量攤薄。」


指逾百公司「向下炒」 總值過千億
「向下炒」近年日益嚴重,
他估計現時逾100家上市公司參與「向下炒」,
總計市值超過1000億元。


「數人頭」機制違反「一股一票」原則,建議廢除,
所謂「數人頭」是指在私有化的特別股東大會上,
除了要獲得出席投票股東按股權計75%支持,
及不多於10%獨立股東股權反對之外,
還要獲出席獨立股東人數逾五成支持。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特別提款權】
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s, SDR)即是
國際貨幣基金(IMF)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創立的一種虛擬貨幣,
用來作國貨幣基金組織與國際清算銀行的交易,
現時以美元、歐元、英鎊及日圓來界定。

近日有聲音希望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的計價貨幣之一,
在於人民幣加入更能反映國際經濟的現況。
不過有論者指出,SDR國家應該主要出口國,
而該國貨幣應能自由交易。
人民幣合於前者而不合後者,
要成為SDR其中一個計價貨幣,似乎仍需時。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雙邊貨幣互換即結算時可以使用本國
貨幣或是對方國家貨幣,不用使用美元交易。
兩個達成協議後,以約定的時間、匯率、
數量換取多少數量的貨幣,
從而減低美元下跌的匯率風險及
交易費用(Transaction Cost)。


近日,中國跟新西蘭簽署了250億元
人民幣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繼韓國、香港、馬來西亞、白俄羅斯、
印尼、阿根廷、冰島、新加坡後,
為金融海嘯後第九個簽署協議的國家及地區。
人民幣要國際化,首先要成為別國的結算貨幣,
再而成為儲蓄貨幣。現時中方又與多一國家達成協議,
令人民幣國際化又跨進一大步,升值可期。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貧困線標準】
各個國家的貧困線標準不盡相同,
發達國家如歐美不以國民收入多少來釐定貧困線標準,
同時會兼顧醫療及教育水平等;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貧困線標準則為
每人每年收入3,000元;內地的貧困線標準則為1,196元。
有傳內地稍後公布的十年扶貧綱要中,
將會提高貧困線標準至1,500元,
隨時令中國的貧困人口大增,
但比起IMF的貧困標準,仍低近一半。

中國GDP由25年前8,000億元急升至現時33萬億元,
升幅為42倍,但貧困線標準卻僅提升5倍,
完全追不上經濟發展。
雖然有指中國已經讓貧困大國一面展現諸君面前,
但滅貧的標準還可以再高一點。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海離境退稅、離島退稅】
一般國內的貨物都含有消費稅及增值稅,
無論是國民或是外國遊客購物時都需要付。
離境退稅是給予外國遊客退稅優惠,
令貨物便宜了,增強外國遊客在內地的消費意慾。
而離島退稅則是向省以外的國人予以退稅優惠。

海南島在今年初早已實行離境退稅政策,
效果不俗;本周三(20日)更推出了離島退稅,
盡得兩方購買力之優勢。但上海浦東也不輸蝕,
在迪士尼正式落戶後,滬政府積極擴大消費市場,
探討離境退稅及離島退稅,打正旗號建設「旅遊之都」。
其實,上海於2010年世博年已吸引了593萬人次到滬,
若果兩項退稅政策都獲批,上海的零售市場將會更為強勁,
但與香港的競爭亦會更為激烈。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評說今年物價形勢
誰是通脹“推手” 怎樣“狙擊”通脹

國務院在部署今年一季度工作時,
把“確保價格總水準基本穩定”放在首位。
2011年中國將面臨怎樣的物價形勢?
誰是當前物價上漲的“推手”?
當前的貨幣政策會否引發經濟“滯脹”?

誰是當前物價上漲的“推手”?


觀點一
經濟學家厲以甯:
當前物價上漲屬於“成本推動型”。
主要由四種原因造成:首先是原材料短缺價格上漲,
其次是農產品供不應求引起整個成本上升,
此外勞動力成本上升也引起物價上漲,
最後是土地價格和房產價格上升。
除了成本推動的因素,
還有需求拉動的因素,交織在一起。


觀點二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
流動性寬裕是2010年物價上漲的根本原因。
這導致食品價格出現快速上漲,
成物價上漲的“第一推手”。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國內價格也起到推動作用。


觀點三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巴曙松:
這次物價上漲的直接導火索是去年
第四季度蔬菜價格大幅上漲所致,
蔬菜價格帶動食品及相關價格上漲,
使得CPI節節攀升,並超預期。
但蔬菜和食品價格帶動的CPI上漲具有明顯的週期性,
將會在2011年初穩定下來。


點評:
成本推動,貨幣超發,農產品短缺,氣候災害,
進口原材料漲價,經濟增速過快……
此輪物價上漲也許是多重因素“厚積薄發”,
不同專家的觀察視角各異,反映當前通脹問題複雜,
單一藥方難以“藥到病除”。


貨幣政策轉向“穩健”能遏制通脹?


觀點一
諸建芳:
出現通脹,主要是貨幣發行過量。
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對抑制通脹有用,
但不會短期內立竿見影,
需要一定的時間和傳導過程。


觀點二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
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對通脹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因為勞動力成本推動等一些基礎原因,
調控通脹的難度加大。


點評:
2011年,持續兩年的“適度寬鬆”貨幣政策
轉向“穩健”,無疑將減弱通脹的貨幣推手。
另外,統計顯示,工業品17%的增值稅率
名義上由企業繳,實際轉嫁給了消費者,
抬高了商品價格水準。因此,
面對成因複雜的物價上漲,
穩健的貨幣政策有助於抑制資產價格,
抑制通脹預期,
但要使商品價格整體回落還需多管齊下。


讓人民幣升值能否遏制通脹?


觀點一
經濟學家樊綱:
美元作為國際貨幣,它要貶值,
必須要由其他國家貨幣的升值來實現。
作為一個原材料進口大國,
我國適當加快人民幣匯率升值浮動,
有利於降低物價總水準,
有利於調整經濟結構。

 

觀點二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
人民幣升值固然會降低進口商品的價格水準,
但也可能因為向市場傳遞了穩定、
無風險的升值預期,會吸引國際資本加速流入,
導致調控效應適得其反。

 

點評:
“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
首次公開出現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檔中,
加大了各方對2011年匯率彈性加大的預期。
但從長遠看,人民幣匯率調整有自身規律,
更多應是推進市場化和完善匯率形成制度,
並非是為應對短期通脹。


能否實現既保增長、又防通脹?


觀點一
巴曙松:
2011年物價仍然處於“大致可控”的範圍,
目前的通脹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的是一種風險,
尚未形成高位通脹的現實,
而且當前物價上漲主要集中在農產品、
蔬菜和糧食領域,尚未全面擴散,
不必過度擔憂。

 

觀點二
諸建芳:
2011年物價總體走勢將“前高後低”。
上半年物價會延續2010年下半年較快上漲的勢頭,
CPI會在4%以上;下半年在加強調控情況下,
物價將回落至3%左右。
預計全年CPI上升3.8%。

 

觀點三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賀鏗:
2011年最需要擔心的是,出現高通脹率、
高失業率和低增長交織的經濟“滯脹”。
當前通脹壓力在加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在加大,
部分城市房地產泡沫在加大,居民收入差距在擴大,
這“四個加大”有導致經濟“滯脹”的可能性,
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點評: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通報2010年經濟年報時承諾:
“我們有能力、有條件、有信心在2011年把物價控制
在預期目標範圍內。”如何既防止發生通脹、
又確保經濟穩定增長,對政府而言無疑是個考驗。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收入分配不均底蘊

王二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愛運動,
小兒子愛讀書。大兒子能跑能跳,
愛玩各種球類,夢想就是當個球星;
小兒子整日待在家裡,
順著書架上的書一本一本看過去,
有點能當學者的味道。

王二希望孩子們能夠靜一點,
長大之後做個讀書人,
總覺得玩體育沒什麼前途。
自己祖宗八代都沒什麼運動細胞,
也不指望孩子能成姚明、劉翔什麼的,
因此王二從心底更認可小兒子。
只是王二心裡也清楚,
手心手背都是肉,
不能厚此薄彼,
因此也在有意識地想做到一碗水端平。

只是,王二是這麼把水端平的。
他會把兩個孩子都帶到書店,
說,挑你們最喜歡的書,
每個人都可以挑三本,爸爸來付賬。
還有,過年給壓歲錢,
很早就說清楚規矩:成績好的孩子多拿,
成績差的孩子少拿,決不偏心。
放暑假了,
把兩個孩子都送到了“書友夏令營”,
這個夏令營的目標就是讓孩子
在一個夏天讀遍四書五經。

王二的大兒子始終覺得王二偏袒弟弟,
終於有一天來找王二理論。
王二擺出父親的尊嚴:
我絕對不會偏袒任何一個孩子的,
你弟弟有的你都有,
哪裡有更偏袒弟弟的說法?

王二按照他的標準也許是沒有偏袒哪個孩子,
後來的結果也是小兒子
確實如他所願成了一個讀書人,
而大兒子則書也沒讀好,體育也沒玩好。
王二更加覺得自己當年的直覺很正確:
我早就知道我們王家的孩子沒有運動細胞。
幸虧小時候多帶他們讀書,
不然哪有他們的今天!

中國的收入分配差距問題
已經毫無爭議的成為了
中國頭號的政治和經濟問題之一。
導致收入分配差距的因素有很多,
筆者之前就比較中美的收入分配差距,
並指出,一些通常認為的造成收入
分配差距的因素,
美國的情況要比中國好很多,
但一樣也有越來越嚴重的收入分配差距。

不少的收入分配差距,
是在一個市場經濟環境下自然發生的,
比如說多勞多得就必然意味著
收入分配差距會比吃大鍋飯的情況下大,
這種拉大恐怕是值得歡迎而不是否定的。
但歡迎這種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前提是,
我們必須有一個公平的市場經濟環境。
如果一個市場,本身規則就是偏袒一部分人,
這樣由於市場經濟導致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容易引起很多人的反感,
那就完全不奇怪。

王二當然可以說,他沒有偏袒任何一個孩子,
一碗水端得很平。可是明眼人都可以看出,
他在偏袒小兒子他雖然給了兩個孩子
同樣的成長環境,但那樣的環境明顯是有利
於一個孩子的成長的。

中國在市場化進程上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但中國的市場環境恐怕還遠沒有到公平的水平。
而正是這樣的環境,
加劇了我們收入分配差距分化的速度。

中國市場環境的問題之一就是宏觀價格扭曲。
一個例子就是利率偏低,
其結果是老百姓補貼銀行和企業。
這裡可以算一筆很簡單的帳:
中國的居民存款餘額已經約為30萬億人民幣。
現在一年期的存款利率是2.75%,
最新的通貨膨脹率是5.1%,
真實利率是-2.35%。

換句話說,30萬億存一年,
中國的老百姓在實際意義上要損失7000億人民幣。
這還不是事情的全部。

中國的資本回報率其實是相當高的,
根據各種測算,一年真實的回報率
在10%左右是可以保証的,
因此30萬億變成貸款放出去,
一年產生3萬億的真實回報沒有太大問題。
只是,前面已經說了,老百姓不僅沒有看到3萬億,
還要損失7000億,這一裡一外就是3萬7000億人民幣,
接近人均3000塊錢一年。

從這裡大概就不難理解中國的很多企業
和銀行效益為什麼那麼好了。
這些企業和銀行一年拿著老百姓3 萬7000億的隱性補貼,
這些錢中的不少最後又流進了很少一部分人的口袋,
這樣造成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怎麼可能不讓人反感?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匯率偏低,
其結果是中國人補貼外國人和出口商,
而懲罰國內消費者。
根據海關數據推算,中國在2010年1-11月,
進口值大約是1萬2530億美元,
出口值大約是1萬4230億美元,
順差是1700億美元。
很多人通常關注的只是那 1700億美元的順差,
而忽略了這背後高達1萬多億美元的進口和出口。
盡管很多人不太用進口貨,
但進口產品已經無處不在了:
如果你去加油,中國超過一半的原油已經依賴進口;
中國人吃的豬肉和食用油的背後,
很可能是從美洲進口的大豆和玉米;
中國人買的家具極有可能用的是從東南亞進口的木材;
中國從鐵礦石到銅還有各種有色金屬,
都大量依賴進口,這些直接影響小到接線板
大到汽車輪船的價格。換句話說,
中國不僅是一個出口大國,
也是一個進口大國,
而且老百姓每天的生活都依賴於進口。
機械的測算,人民幣每升值10%,
中國的進口帳單就會變小10%,
這就會一年給中國老百姓節約7000億人民幣左右。
雖然這樣的測算極為粗糙,
但有一點是明確的,
中國出口強勁的另一面是老百姓
不得不為很多進口產品付出更高的價格。

中國市場環境的另一個問題就是
政府仍然過於強大。一個很明顯的事實是,
跟政府關係密切的企業往往也是“成功”的企業。
靠近政府,就有土地,就有貸款,就有市場,
就有各種優惠政策。這件事情的危害是多重的。
從收入分配的角度說,
這件事情首先直接就加劇了收入分配的不公。
國有企業的薪酬問題這些年來一直
是一個民眾關注的焦點,
如果國有企業是在一個公平的
環境裡和所有的其它企業競爭,
因為效益好從而工資高,
那恐怕也不會導致那麼多民怨吧?

問題是,那些真正的競爭性領域裡的
國有企業已經基本上消失了,
而國有企業仍然存在的領域,
多半都是有壟斷性質的。

政府的過於強大,
更大的危害還在於阻礙市場的發育,
阻礙普通人致富,從而造成結構性的分配問題。
很多拉美國家都有“裙帶資本主義”的問題,
與之對應的就是極大的分配不公。
有裙帶的就富,沒裙帶的就窮,
然後窮者愈窮,富者愈富,
分配不公成為社會頑症。
中國千萬要避免走拉美國家的老路,
解決政府在經濟中的角色問題至關重要。

解決中國的收入分配問題將是
中國未來幾年將要面對的一個重要命題。
一些人覺得,中國的收入分配不均是
因為市場太多了,政府太少了,
因此主張要增加政府對經濟和
收入分配的干預力度。
只是中國真的是市場太多,
政府太少了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
恐怕應該先想想:
王二真的一碗水端平了嗎?
還是端得太偏了?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
這句話我們都聽到過很多遍了﹐
但本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對中國來說﹐
可能比第一個十年要更加艱難。

去年中國出台的大規模經濟刺激措施或許
保住了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10%的目標﹐
但這對中國經濟造成了一定影響﹐
房價和食品價格出現飆升。
物價太高﹐人們買不起房是一回事﹐
而高得讓人們吃不起飯﹐
則是嚴重得多的另一回事。

新年伊始﹐
中國把抑制通貨膨脹作為頭等要務來抓﹐
聖誕節央行加息25個基點﹐
所有人都在關注政策未來會不會進一步收緊。

此次通脹加劇﹐正值北京方面力圖調整經濟增長模式﹐
從過去的依賴出口向更加倚重內需轉型。
但到目前為止﹐
中國似乎只做到了把經濟引入一個全民炒房的迷亂階段。

有一個與供貨商打交道的國際製造商
對我講述了他們的經歷﹐
讓我感受到了一絲中國目前的商業氛圍。

儘管供貨商的報價不錯﹐
該製造商與其簽訂了很多利潤豐厚的合同﹐
但在安排供貨商會議的時候卻產生了新問題。
這些供貨商總是把一門心思花在新樓盤或酒店項目上﹐
他們這樣做往往是受到國家融資政策的鼓勵。
或許這是一種經濟再平衡的方式﹐
但看起來像是精心策劃的房地產開發狂躁症的又一表現。

去年12月﹐上海和北京的土地售價屢屢打破紀錄﹐
儘管政府出台了諸多為樓市降溫的舉措﹐
但人們對房地產的熱情似乎依然不減。

中國11月消費者價格指數較上年同期上升5.1%。
對此﹐中國政府的方針政策你大可不必擔心。
聖誕節後的第一個工作日﹐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說﹐現在看﹐
中央完全有能力控制物價的總水平。
這句話被廣泛引述。

物價水平可能並不由政府掌控﹐
但人們可以期待政府對此進行嘗試。
通貨膨脹一旦失控﹐更一般性的問題就成了通脹預期。
北京市政府近日針對通脹出台的舉措是從今年1月1日起﹐
將最低工資從960元人民幣(合145美元)提高至1,160元﹐
增幅達20.8%﹐或許此舉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物價上漲
對人們帶來的影響﹐但同時也可能會煽動人們的通脹預期。

從現在開始﹐市場將對新一輪的工資上漲保持警惕。
與此同時﹐一種共識似乎正在形成:
隨著物價與工資上漲的鏈條變得越來越長﹐
這一次通貨膨脹不只是單純的食品價格季節性上揚。
比如目前農業勞動者工資的上漲
就是食品價格上漲的一個因素。

分析師也在著眼於中國的成長煩惱。
野村證券(Nomura)新發表的策略報告提出﹐
中國已經進入“劉易斯拐點”﹐
亦即糊口經濟中勞動力無限供給、
資方無需加薪即可擴張的早期發展階段已經結束。
這一切都凸顯中國政府實現經濟再平衡的必要性。

野村還指出﹐
中國仍不願意通過人民幣匯率的實質性重估來遏制通貨膨脹﹐
“似乎更希望通過工資的上漲而不是匯率的升值來削弱競爭力”。

不管怎樣﹐中國的製造業部門和公司利潤都有可能受到拖累。
分析師根據這些情況發問﹐
內地公司股票是否將再次迎來艱難的一年?
在推出各種刺激措施的情況下﹐
上海A股2010年仍舊收跌14.3%﹐
其表現在全球主要股指當中倒數第三。

一種解釋是﹐內地投資者對公司盈利能力
或股票對沖通貨膨脹的作用並不樂觀。
高盛(Goldman Sachs)在2011年股市展望中表現得相當謹慎。
它說﹐通脹壓力和相關政策利空或
許會在年初對中國等市場形成阻礙。

一個明顯的政策利空在於利率的上調幅度不知道會有多大。
高盛說﹐內地政府抗通脹一直落後於形勢﹐
要到2011年上半年即將結束之時﹐
才可指望政策收緊和通脹形勢明朗化。

野村建議以澳大利亞為參照﹐
看北京方面在多大程度上落後於形勢。
自2008年以來﹐澳大利亞央行已經有過七次加息。
參照的結果是﹐利率仍然是一個至關重要的不確定因素。

當然﹐通脹和加息並不是對所有人都不利。
內地很多勞動者應該都享受到了加薪﹐
儲戶將樂於得到更高的回報。
中國輸出通貨膨脹而非通貨緊縮﹐
可能也會讓西方一些製造商更加高興。

或許這仍是中國的世紀﹐
但我們無法指望它只進不退。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年的10條賺錢投資建議

許多投資者都驚喜地看到﹐
今年不論是美國股市還是全球
股市都獲得了可觀的收益。
你一定不想在2011年錯過同樣的良機。

常言道﹐“第三次總會成功”。
而2011年同時是金融市場三個
重要的“第三年”:它是所謂的總統週期
關鍵的第三年﹔2009年3月開始的牛市的
第三年1949年以來﹐全部10次牛市的
第三年都大獲豐收﹔2011年6月
還將迎來美國經濟開始極其緩慢的正增長的第三年。

標準普爾證券研究公司
(Standard & Poor's Equity Research)的
首席投資策略師薩姆•斯托瓦爾(Sam Stovall)說﹐
明年要麼是個好年份﹐要麼是個重大的年份。
也就是說﹐投資者永遠不要期望一帆風順﹐
尤其是現在﹐圍繞著歐美經濟方針仍有太多猶豫和懷疑。

標準普爾的全球投資政策委員會
(Global Investment Policy Committee)
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警告說﹐
美國市場在這些“第三年”中
通常非常強勁的表現將可能由於
牛市的推移與經濟復蘇的遲緩而變得中庸。
該委員會最近預測﹐從現在起一年後的
標準普爾500股票指數將為1,315點﹐
比今年12月17日的收盤價1,244點高出不到6%。

深入考察2011年的市場表現之前﹐
先來看看我們2010年的推薦是否成功吧。
答案是:非常成功。在股票和債券市場
總體上漲的這一年中﹐2010年1月我們推薦的
多數投資選擇都表現卓越。

當諸多跡象預示著投資者
將承擔更多風險並回歸股市時﹐
對2011年的預測顯示﹐市場將仍有上漲空間﹐
尤其是處於美國景氣週期中的市場。
此外﹐儘管中小型股也有強勁支撐﹐
但大型股的表現可能會更引人矚目。
與以往一樣﹐買家﹐尤其是債券投資者﹐
必須要謹慎行事。

在以上多重背景下﹐
2011年有10種配置資產組合的方法:

1. 抓住總統週期的良機
總統週期是以四年為週期的美國股市走勢模式﹐
不論總統和執政黨是誰﹐它都具有驚人的一致性。
明年是該週期關鍵的第三年﹐即美國中期選舉之後、
大選之前﹐正是股市大漲的好兆頭。

從歷史上看﹐第三年尤其是前六個月
一直是該週期表現最好的時段﹐
根據標準普爾的統計﹐從1945年以來﹐
標準普爾500指數在總統週期的第三年平均上漲17%。
1970年以來﹐在第三年中漲勢最快的股票類別
都是週期性股﹐主要為科技股、
材料股、工業股、以及非必需消費品股。

2. 投資工業股
對經濟敏感的公司是2010年美國股市表現最強勁的公司﹐
它們的增長勢頭很可能將繼續。在經濟擴張的早期階段﹐
由於企業與基礎設施支出增加﹐這些公司表現搶眼。

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
首席美國股票策略師大衛•比安科(David Bianco)說﹐
全球經濟繼續復蘇﹐而領導全球經濟的是新興市場與企業支出。
他預測從現在起一年後﹐標準普爾500指數將達到1,400點。

這對於工業股來說是個好兆頭
包括涉及建築、工程、鐵路、空運及物流、
電子設備與機械的企業。許多美國工業公司
都是跨國公司﹐因此將從新興市場增長中受益。

比安科2011年最推薦的五支股票之一是
美國聯合技術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 Corp)﹐
這是一家走多樣化路線的大型國際公司﹐
產品包括Sikorsky直升機、Pratt & Whitney噴氣式發動機、
奧的斯(Otis)電梯等。
比安科說﹐這是一家沒有弱項的企業集團。

3. 投資材料股
重點為化學品、工業氣體、肥料、容器和紙製品
的材料股與商品價格緊密相連﹐
並與經濟擴張和新興市場增長息息相關。

因此﹐美國的材料股公司容易受世界上
發展最快地區的影響﹐而且當商品價格暴跌時﹐
也將面臨劇烈的下跌風險。
據穆迪分析公司(Moody's Analytics)稱﹐
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強勁需求﹐
加上發達國家的經濟狀況改善以及全球股市上漲﹐
將對石油、金屬和其他商品的價格形成支撐。

比安科偏愛他所謂的“大型國際成長型股票”﹐
在材料股中即是杜邦公司(DuPont)和
普萊克斯公司(Praxair Inc.)。
這位美林分析師也推薦容器和
包裝領域的班密斯公司(Bemis Co. Inc.)和
歐文斯-伊利諾伊公司(Owens-Illinois Inc.)。

4. 投資科技股
對科技股的預期非常樂觀﹐
根據羅素投資(Russell Investments)最近的一項調查﹐
80%的資產管理機構都對該行業股票看漲。

儘管有些人可能認為這是一個危險的“賣出”信號﹐
但對電腦、軟體和通信設備的全球商業投資卻在增加﹐
而消費者對高科技產品的熱情也依然不減。

從整體上看﹐國外銷售額佔有很大比例的科技部門
正在享受創紀錄的利潤率﹐分析師們也紛紛對
其盈利預期做出正向修正。買入“科技巨頭”
的股票是美銀美林 2011的重要投資建議之一﹐
而IBM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和
穀歌公司(Google Inc.)則是重點推薦。

5. 投資能源股
全球經濟增長有利於石油與天然氣公司﹐
尤其是派發股利並回購股份的大型跨國公司。
Ned Davis Research的分析師最近提高了對能源股的評價﹐
這與同樣喜歡材料股的Richard Bernstein Advisors LLC
首席執行長理查•伯恩斯坦(Richard Bernstein)的意見相同。
伯恩斯坦說﹐如果經濟真的開始進入週期中期﹐
那麼能源股和材料股就將開始佔據領導地位。
我們預期2011年這兩個板塊在全球都將表現優異。

6. 在投資非必需消費品的同時增加必需消費品投資
非必需消費品股是2010年的最大贏家之一﹐
明年它還將繼續領跑週期性漲勢﹐
但如果領導地位改變﹐
那麼保留部分防禦性股票頭寸是很重要的。

必需消費品很適合這一角色﹐
它們一直是擁有優異收益、
股利增長和全球表現的主要投資對象。
美銀美林分析師推薦的該板塊領導者包括
雅芳(Avon Products Inc.)、
金佰利(Kimberly-Clark Corp.)、
寶潔(Procter & Gamble Co.)、
可口可樂(Coca-Cola Co.)、
百事(PepsiCo. Inc.)和
卡夫食品(Kraft Foods Inc.)。

此外﹐必需消費品巨頭還從新興市場消費者
不斷提高的購買力中受益﹐但這是一個長期趨勢。
就明年來看﹐美國消費者可能是這些公司增長的關鍵。

7. 投資成長型股票
成長型股票﹐尤其是中小型股﹐
在2010年的股價表現勝過了價值投資策略的表現﹐
預計2011年仍將延續這一趨勢。
成長型股票中那些大公司的特點則是﹐
全球化程度很高﹐且股價低於按收益
增長率折算出的價格。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的分析師
在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
這種增長看來很合算。
該報告認為大型公司的股票是最具吸引力的成長型股票。

當牛市進入第三個年頭﹐增長時間漸久時
(據標準普爾稱﹐1932年以來牛市的平均壽命為45個月)﹐
被視為更安全投資的大型股對於
謹慎的投資者往往也很有吸引力。

8. 投資與新興市場基礎設施建設有關的股票
發展中國家正在建起一座通往未來的橋梁﹐
接下來幾年投資於基礎設施項目的資金
預計將超過6萬億美元。
僅中國在實施最新的五年計劃(2011年-2015年)
時就將在基礎設施上支出4萬億美元以上。
新興國家的最終目標是建立富裕的中產階級消費者社會﹐
但首先人們需要公路、橋梁、房屋、電力和
其他現代化便利設施。

這一目標有利於歐美和日本的工業股、
材料股和能源股。這些公司擁有處理和
能源與電力、運輸與物流、水資源與環境
相關的專案的經驗和專業知識。

9. 投資“道瓊斯狗股”
“道瓊斯狗股”是10支收益最高的道瓊斯股票﹐
許多年來﹐年初買入它們並持有12個月
(零1天——出於稅收原因)都是穩賺不賠的。
到今年12月15日為止﹐“狗股”本年上漲了13%﹐
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同期上漲了9.4%。

“狗股”通常是不再受寵的知名大型價值股﹐
但如今許多傳統大型成長型股票的價格都
明顯低於與增長率相稱的水準
這提供了可預測收益與持續股利的雙贏組合。

金融顧問布勞沃(Brouwer)在他的Fundmastery博客中寫道﹐
擁有合理市盈率和優厚股利的精選高品質股票
看來對有耐心的長期投資者具有價格吸引力。
該文發表於“市場觀察”欄目。

2011 年的“狗股”直到年底才會見分曉﹐
截至12月15日﹐以下股票的表現都稱得上是狗股:
美國電話電報(AT&T Inc.)、
威瑞森電信(Verizon Communications Inc.)、
輝瑞(Pfizer Inc.)、
默克(Merck & Co. Inc.)、
卡夫食品、強生(Johnson & Johnson)、
杜邦、雪佛龍(Chevron Corp.)、
麥當勞(McDonald's Corp.)和寶潔。

10. 開發創造性收入來源
在收益驚人的兩年之後﹐
債券投資者開始重新盤點其資產組合了。
持有國債、外國政府債券和美國市政債券仍然罕有收益﹐
但風險卻更高了——尤其是對利率變動最敏感的長期債券。
債券價格與收益率是反向變化的。

因此﹐尋求收入的投資者必須有創造性的思路。
除了將派發股利的股票作為債券的替代品以外﹐
應同時考慮高收益公司債券和高品質公司債券﹐
並繼續持有短期和中期債券以及債券基金﹐
它們能更好地抵禦利率升高的影響。

業主有限合夥制企業
(Master Limited Partnerships)也值得考慮。
這些具有稅收優勢的收入創造者
一個主要由管道運營商組成、
倚重能源的板塊
2010年的股價異軍突起﹐收益率則相應下降。

然而投資研究機構晨星公司
(Morningstar Inc.)的分析師
傑生•史蒂文斯(Jason Stevens)
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指出﹐
對於以收入為導向的投資者﹐
業主有限合夥制企業仍然是
市場上更具吸引力的機會之一﹐
它提供了由穩定增長的
現金流支援的高收益率。
他在業主有限合夥制企業中選出了
Enterprise Product Partners、
Plains All American和Boardwalk
這幾家值得關注的公司。

同時﹐債券買家還應密切關注
利率在最後關頭上升的可能。
投資策略師伯恩斯坦稱﹐
他預計在2011年底﹐
長期國債的收益率將上升1.5個百分點﹐
這將重創這些債券。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DEC28 News

好友伯恩斯坦2011年的10預言

01.美元繼續升值﹕
美元指數今年在聯儲局印鈔壓力下不跌反升,
實質上升了2%,絕大多數投資未留意美元
在2008年4月已見底

02.美股跑贏新興市場﹕
雖然MSCI新興市場指數迄今跑贏標普500,
但差距較多數人年初預期小,
當前新興市場股票價格仍偏高

03.股市表現較債市好﹕
2010年股市和債市表現不相伯仲,
但隨著美國經濟持續復蘇,
長期利率上升壓力將更明顯,令債價受壓

04.黃金盛世不再﹕
黃金現時屬純粹的勢頭(momentum)市場,
來得快去也快,由於美元見底加上通脹升溫預期偏低,
股票等靠基本經濟因素帶動的資產將蓋過黃金光芒

05.長期國庫孳息升幅超過150個基點﹕
美國經濟正踏入經濟周期中段,
表現在經濟周期中段通常升200至300個基點

06.能源及原材料類別跑贏大市﹕
能源及原材料股在經濟周期中段具領導地位

07.美國消費股跑贏新興市場消費股﹕
美國就業將較預期強,助刺激消費,
新興經濟體則受通脹上升及收緊貨幣政策衝擊

08.全球細價股繼續跑贏大型股﹕
投資者對細價股仍未太重視,
美國小型企業最近3年表現比中國優勝,
2011年預期利潤增長是中國公司的兩倍,
但市價只是後者一半

09.美國地方政府債券跑贏新興市場非美元債券﹕
投資者鍾情一向屬高風險投資品的新興市場非美元債券,
卻認為向屬保守投資品的美國地方政府債券極危險,
他們顯示相信此一時彼一時,「但我們不這麼肯定」

10.日本股市表現較中國股市好﹕
日股今年表現好於中國,市場當前仍對中國充滿期望,
看淡日本,但我們相信日股持續跑贏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DEC28 News

淡友羅森伯格2011投資建議

華爾街分析師一致唱好明年股市及經濟,
樂觀情緒跟2009年3月至7月間的悲觀情緒完全相反,
但目前股價已太高

01.美國明年的實質GDP增長將由2010年的3%下滑至2%

02.歐美中三大經濟體問題來年增加﹕
歐洲主權債務問題揮之不去,
美國州政府及地方政府財政問題未明朗,
中國來年將收緊貨幣政策亦屬一大隱憂

03.美元轉強,尤其是美元兌日圓及美元兌歐元﹕
日本央行希望日圓貶值,
而加緊財政緊縮政策的歐洲亦需要歐元貶值

04.新興市場央行將加大力度對抗通脹壓力,
新興市場將面臨挑戰。
中國股市可能已反映東亞新興市場已近見頂

05.美國政府2011年發債需求不會過於今年,
債息將會下跌,反映長短債息差的孳息曲線將趨平坦

06.現時投資者對商品市場太樂觀,
但亞洲新興市場收緊政策將對商品市場造成阻礙,
其中主要商品貨幣加元現時至少被高估5美仙,
商品市場轉弱加上加拿大明年或舉行大選,
都將令加元受壓

07.通縮仍然是美國中線頭號風險,雖然聯儲局在谷通脹,
但未見成效,勞動市場過剩,投資者應繼續保守投資策略

08.企業債券雖不再便宜,但以界別計,
金融及公用企業債券為首選,以年期計,
5年至7年期債券為首選,以評級計,BBB-BB範圍為首選

09.美國樓市問題不為人注意,但卻仍然是大威脅,
達拉斯聯儲銀行一個研究指實質樓價
可能會再跌23%才回到正常水平,
在零通脹率環境下,那將會是非常巨大的跌幅,
樓價可能要到2015年才見底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DEC28 News

看好明年美股樂觀情緒3年最高
金牌專家發警告 地方債隨時爆煲

2010年快要結束,不少悲觀末日預言都未成真,
市場目前牛氣冲天,追蹤市場情緒的調查顯示,
看漲的投資者是2007年10月以來最多的。
當華爾街大行都看漲來年標普500的升幅之際,
大淡友羅森伯格近日則加緊唱淡,
認為市場對股市太樂觀,
亦忽視美國樓市及美國地方政府財政問題,
美國經濟難以看好。

投資者一面倒看好美經濟
投資者當前情緒是自2007年以來最樂觀,
根據Investors Intelligence (II)的市場情緒調查,
本月22日,情緒指數上升至58.8%,是2007年10月以來最高,
而恐慌指數VIX上周亦跌至4月以來的低位。
除了聯儲局第2輪量化寬鬆外,
美國國會延長小布殊時代減稅,
連同其他稅務優惠將為美國經濟注入8500億美元,3
都令市場看好明年經濟增長。

「當人人看漲 你得加倍小心」
但對於信奉「逆向投資法」的投資者而言,
市場牛氣冲天卻是市場逆轉的警號。
當2007年10月II指數升至高位後不久,股市便大逆轉。
市場人士Peter Boockvar便說﹕
「當人人都看漲時,你得加倍小心。」

前美林首席投資策略師伯
恩斯坦(Richard Bernstein)曾經是大淡友,
但去年底改弦易轍變成好友。
他繼續看好明年美國經濟,相信美股將跑贏新興市場。
聯儲局大印銀紙,令不少人預期美元貶值,
但伯恩斯坦稱很多投資者都沒有留意,
美元早在2008年4月見底。
2008年直至雷曼出事前,美元一直受壓,
反而金融海嘯後投資者重新投入美元避險;
由於明年其他經濟體各有隱憂,他相信美元升勢將持續。
由於美元見底加上通脹升溫預期偏低,黃金盛世將不再。
伯恩斯坦去年作出10項預測,美元、
股市及企業盈利的預測都準確,
命中率大概一半。

惠特尼﹕明年恐有百城市破產
但曾跟伯恩斯坦共事的前美林經濟師
羅森伯格(David Rosenberg)則唱反調。
羅森伯格一直是大淡友,美股今年大旺,
未令羅森伯格改變看法。他指美股價格現已過高,
美國實體經濟更充滿危機,加上歐洲及中國經濟都各有問題,
聯儲局印銀紙成效難料,明年難以看好。
羅森伯格曾準確預測美國樓市泡沫爆破,
他在最新給客戶的通訊,再列舉看淡美股的10個理由,
認為美國樓市無起色,明年甚至可能出現雙底衰退,
但市場卻低估這危機。
他警告,現時不太為人注意的美國州政府
及地方政府債務問題,亦將是美國一大威脅。

著名華爾街分析員惠特尼(Meredith Whitney)
上周在《60分鐘時事雜誌》上也警告,
美國明年將有50至100個城市債務違約,
引發新一輪金融危機。節目一出後,
市場分析員及地方債券投資者對她差不多人人喊打。
惠特尼2007年11月曾預言花旗危機,
有投資者甚至向她發死亡恐嚇,
但事後卻證明她眼光獨到。
美國地方政府債務明年將是焦點,
惠特尼估計,
明春債券要再融資時便是首個重大考驗。

 

po 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